诛故贳误是什么意思

诛故贳误的读音读音:zhū gù shì wù拼音:zhū gù shì wù诛故贳误的含义“诛故贳误”是一个成语,它的含义是:对于故意犯罪的,要严惩不贷;而对于因过失造成的错误,则要宽容赦免。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于不同性质的错误和犯罪行为,应有不同的处理态度。诛故贳误的典故“诛故贳误”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司法实践。在古代,对于犯罪的处理往往根据其性质和情节的轻重进行区别对待。对于那些故意犯罪、心存恶意的人,会给予严厉的惩罚;而对于因过失或疏忽而犯错的人,则会给予宽容和赦免。这个成语的典故体现了古代司法公正、明察秋毫的精神。诛故贳误的出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等古代文献中,被用来形容古代司法审判的公正和明智。诛故贳误的近义词严惩不贷:指对故意犯罪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不给予宽恕。从轻发落:指对过失…
成语 2024-09-25

诛锄异己是什么意思

诛锄异己的读音读音:zhū chú yì jǐ拼音:zhū chú yì jǐ诛锄异己的含义“诛锄异己”是指对与自己意见不合、立场不同的人进行清除或消灭,以达到个人或团体的目的。这个成语含有贬义,常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排除异己。诛锄异己的典故“诛锄异己”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在古代,政治斗争往往非常激烈,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一些政治集团或个人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排除异己。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暗杀、陷害、排挤等。这些行为被人们所不齿,因此“诛锄异己”这个成语便流传了下来。具体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如战国时期的“六国论”中,赵国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其他持有不同意见的官员进行打击和清除。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明朝的东厂、锦衣卫等机构…
成语 2024-09-25

诛暴讨逆是什么意思

诛暴讨逆的读音读音:zhū bào tǎo nì标注拼音:zhū bào tǎo nì诛暴讨逆的含义“诛暴讨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诛杀凶暴的人和讨伐叛逆之徒。它表达了对于邪恶势力和反叛行为的强烈打击和惩治。其中,“诛暴”指惩治凶暴的势力或行为,“讨逆”则是指讨伐那些叛乱、叛国或者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和人物。诛暴讨逆的典故“诛暴讨逆”这一成语典故来源于古代历史。在古代,社会动荡不安,常常有暴乱和叛乱事件发生。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统治者会派遣军队或官员进行镇压和惩处。这些行动往往被形容为“诛暴讨逆”。例如,在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许多将领都曾进行过这样的行动,如关羽、张飞等。诛暴讨逆的近义词镇压叛乱讨伐叛逆消灭暴徒扫除邪恶诛暴讨逆的反义词纵容暴行姑息养奸宽容叛逆庇护邪恶诛暴讨逆的例句明朝时期…
成语 2024-09-25

侏儒一节是什么意思

侏儒一节的读音读音:侏儒一节(zhū rú yī jié)侏儒一节的含义“侏儒一节”是一个成语,原意指身材矮小的人虽然只有一节肢体,但仍然有存在的价值或意义。现在多用来比喻某个人或事物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但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侏儒一节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与古代的侏儒有关。侏儒在古代常被用来指代身材矮小的人。据传,在古代某个时期,侏儒们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力或作用,即使他们只是整体中的一小部分,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侏儒一节”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虽然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但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侏儒一节的近义词微不足道:形容事物微小或价值不大,但与“侏儒一节”不同的是,更侧重于事物的微小和不值一提。虽微不薄:形容即使是很小的事物或人…
成语 2024-09-25

侏儒观戏是什么意思

侏儒观戏的读音读音:侏儒观戏(zhū rú guān xì)。侏儒观戏的含义“侏儒观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身材矮小,却热衷于观看戏剧或某种活动,也用来形容人能力有限却喜欢参与或者关注某种事物。侏儒观戏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身材矮小的人非常喜欢观看戏剧,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每次看戏都非常投入。后来,人们就用“侏儒观戏”来形容那些虽然能力有限,但热衷于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人。侏儒观戏的近义词小家碧玉:形容小而精致的美丽。矮人观戏:形容身材矮小的人看戏。自娱自乐:形容自己寻找乐趣,自我娱乐。侏儒观戏的反义词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见识深远。大家风范:形容大家的气度与风范。高人一筹:形容某人在某方面比其他人更出色。侏儒观戏的例句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总是兴致勃勃地去看戏剧表…
成语 2024-09-25

朱云折槛是什么意思

朱云折槛的读音读音:zhū yún zhé kàn朱云折槛的含义"朱云折槛"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忠诚直谏,不畏强权。其中"朱云"是汉代的一个臣子,因为多次直言进谏而被世人所知,"折槛"则是指他因进谏而被皇帝的栏杆所阻拦,但仍然坚持直言。因此,"朱云折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勇于进谏,不畏权势。朱云折槛的典故"朱云折槛"的典故源于汉代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朱云是汉成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因为多次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权贵,最终被贬为地方官。在他进谏的时候,曾因言辞激烈,使得皇帝的栏杆被他折断。这一事件被后人传为佳话,形成了"朱云折槛"这个成语。朱云折槛的近义词直言敢谏忠言逆耳犯颜直谏仗义执言朱云折槛的反义词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噤若寒蝉沉默寡言朱云折槛的例句他像朱云一样折槛直言,不惧权贵,为民众争取了很大的利益…
成语 2024-09-25

朱衣使者是什么意思

朱衣使者的读音朱衣使者读音为:zhū yī shǐ zhě,其中zhū为第一声,yī为第一声,shǐ为第三声,zhě为第四声。朱衣使者的含义朱衣使者,原意指古代官府中负责传递重要文书或消息的官员。在古代,朱衣使者常常被赋予特殊使命,负责传递皇帝的诏令、重要公文等机密信息。他们通常身穿朱色(红色)官服,象征着权威和庄重。朱衣使者这一词语的含义在现代已经逐渐演变为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重要影响力或特殊作用的人。朱衣使者的典故朱衣使者这一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官府文化。相传在古代,皇帝为了确保重要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特别派遣了一批身穿朱色官服的使者,负责将诏令、公文等重要信息迅速传递给各级官员。这些朱衣使者因为其特殊身份和重要使命而备受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语逐渐演变成比喻有重要影响力或特殊作…
成语 2024-09-25

朱衣点头是什么意思

朱衣点头的读音拼音:zhū yī diǎn tóu朱衣点头的含义“朱衣点头”是一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传说和故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称赞某人的作品或表演得到了权威人士的认可和赞赏,类似于“拍案叫绝”的意思。朱衣点头的典故“朱衣点头”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科举考试。传说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考官们会穿着朱红色的官服进行评判。当考官对考生的文章或试卷感到满意时,就会微微点头示意,表示对考生的认可和赞赏。因此,“朱衣点头”就被用来形容文章或表演得到了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典故一据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张继的考生参加科举考试。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得到了考官的极高评价。据说考官在审阅张继的文章时,不禁频频点头,表示对文章的赞赏和认可。从此,“朱衣点头”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成为了对文章或表演高度赞赏的代…
成语 2024-09-25

朱颜绿发是什么意思

朱颜绿发的读音读音: zhū yán lǜ fā标注拼音: zhū-yán-lǜ-fà朱颜绿发的含义“朱颜绿发”是指形容容颜红润、生机勃勃、年轻有活力的状态。其中,“朱颜”指红润的面容或颜色,而“绿发”则表示生机勃勃的头发和青春的象征。整个成语表达了生命力和活力的美好状态。朱颜绿发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诗词中对青春和生命的赞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以“朱颜绿发”来描绘年轻、健康、充满活力的形象。这一成语在古代诗词中广泛使用,成为表达青春活力和生命力的常用词汇。朱颜绿发的近义词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生机勃勃活力四射血气方刚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与“朱颜绿发”相似的含义,即形容年轻有活力、充满生机的状态。朱颜绿发的反义词老态龙钟垂头丧气暮气沉沉疲惫不堪萎靡不振这些词语则与“朱颜绿发”相反,表达了年老体…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