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甲销戈是什么意思

铸甲销戈的读音铸甲销戈的读音为zhù jiǎ xiāo gē。铸甲销戈的含义“铸甲销戈”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将武器熔化,销毁兵器,表示停止战争或和平的象征。具体来说,“铸甲”指的是将战甲熔化,“销戈”则是将戈这类武器销毁。整个成语传达出一种和平、安宁的氛围。铸甲销戈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最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在古代,战争频繁,人们渴望和平安宁。于是,有位智者提出将兵器熔化,销毁武器,以示不再使用武力。这一举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并逐渐演变成“铸甲销戈”这个成语。此外,该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和平时期,人们不再使用武器,社会安定和谐。铸甲销戈的近义词偃武修文:指停止武备,振兴文教。息兵罢战:指停止战争,不再打仗。和睦相处:形容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没有纷争和冲突。安居乐业: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
成语 2024-09-25

铸成大错是什么意思

铸成大错的读音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标注拼音:zhù-chéng-dà-cuò铸成大错的含义“铸成大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因疏忽、轻率或错误决策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或损失。它意味着犯下了无法轻易挽回的重大错误。铸成大错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具体出处已不可考。但可以想象的是,在古代的某个时期,由于某种重大决策或行动的失误,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人们便用“铸成大错”来形容这种严重的错误。铸成大错的近义词以下是几个“铸成大错”的近义词:犯下大错铸错千古一失足成千古恨误入歧途铸成不救之错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因错误决策或行动而导致的严重后果。铸成大错的反义词与“铸成大错”相反的词语有:功德圆满正确决策避免失误成功避免大错这些词语表达了正确的决策和行动,避免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铸成大…
成语 2024-09-25

筑坛拜将是什么意思

筑坛拜将的读音筑坛拜将的读音为:zhù tán bài jiàng。筑坛拜将的含义“筑坛拜将”这个成语指的是在古代战争时期,为了鼓舞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君主或统帅在临时搭建的祭坛上,任命或拜将某位将领担任重要职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关键时刻选拔或任命重要人物担任要职,以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筑坛拜将的典故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交战,楚庄王为了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便在战场上临时筑起祭坛,拜将领子玉为帅。这一举动极大地鼓舞了楚军士气,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从此,“筑坛拜将”便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任命重要人物担任要职的情景。此外,这个成语还出现在《史记》等古代文献中,被用来描述古代战争中统帅在战场上临时任命将领的情景。这些典故和出处都表明了“筑坛拜将”在古代军事文化中的…
成语 2024-09-25

筑室反耕是什么意思

筑室反耕的读音筑室反耕的读音为zhù shì fǎn gēng。筑室反耕的含义筑室反耕是一个成语,指先建造房屋,然后从事农业生产。具体来说,它描述的是一种先建设基础再逐步发展的思想。在这个成语中,“筑室”指的是建设房屋,“反耕”则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整体而言,该成语的含义是先建立稳固的基础,再逐步进行生产和活动,强调了先基础后发展的理念。筑室反耕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在这个典故中,晋国的大夫们讨论如何处理国家的土地问题,其中有人提出“筑室反耕”的建议,即先在土地上建造房屋,然后让人民在房屋周围进行耕种。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逐渐成为一种治国理念。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典故与该成语相关。比如在一些古代的农业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先在土地上建造房屋作为居住地,然后围绕房屋…
成语 2024-09-25

筑室道谋是什么意思

筑室道谋的读音筑室道谋的拼音是:zhù shì dào móu。筑室道谋的含义筑室道谋,字面意思是在建造房屋之前,先与他人商量讨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在做事之前,先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商量,以避免盲目行动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筑室道谋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故事中,晋国的叔向要为晋平公建造一座宫殿,他先与众人商议,听取大家的意见,再开始建造。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在做事之前,先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商量。筑室道谋的近义词以下是筑室道谋的近义词:谋划周详深思熟虑计划周密慎重其事事先商量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事先进行周密计划和商量的意思。筑室道谋的反义词筑室道谋的反义词是“草率行事”。这个词语表示在做事时没有经过充分的计划和考虑,随意行动,缺乏周密的思考和商量。筑室道谋的例句以下是一些…
成语 2024-09-25

筑舍道傍是什么意思

筑舍道傍的读音筑舍道傍的拼音是:zhù shè dào páng。筑舍道傍的含义“筑舍道傍”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道路旁边建造房屋或设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不切实际,或者所建之物没有实际用处,类似于“缘木求鱼”的意思。具体来说,它比喻所建之业、所行之举不切实际,无益于大局或长远发展,有警示之意。筑舍道傍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智者,他看到有人在道路旁边建造房屋,便上前询问其用意。那人回答说,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方便生活。智者听后摇了摇头,告诉他这样做是“筑舍道旁”,即不切实际的行为。因为道路是供人们通行的,不是用来建造房屋的。如果一味追求便利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和长远发展,最终只会浪费资源和精力。筑舍道傍的近义词缘木求鱼 - 指在错误的地方寻求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成语 2024-09-25

著作等身是什么意思

著作等身的读音著作等身的读音:zhù zuò děng shēn。拼音注音:ㄓㄨˋ ㄗㄨㄛˋ ㄉㄥˇ ㄕㄣ。著作等身的含义著作等身,指所著的书籍极多,堆叠起来能跟自己的身躯相齐平。形容著述丰富,作品等身。著作等身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出自于古代,描述了某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学者,他们的著作数量众多,质量上乘,以至于他们的著作可以堆砌成山,与他们的身躯相提并论。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赞美学者的学识和成就。著作等身的近义词近义词:著作丰富、硕果累累、文采斐然等。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某人的作品数量多、质量高,与“著作等身”有相似的含义。著作等身的反义词反义词:著作寥寥、才疏学浅等。这些词语则用来形容作品数量少或者质量不高的情况,与“著作等身”形成对比。著作等身的例句例句:这位作家的著作等身,他的每一部作品都…
成语 2024-09-25

著于竹帛是什么意思

著于竹帛的读音著于竹帛的读音为:zhù yú zhú bó。著于竹帛的含义“著于竹帛”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将文字或事迹写在竹简或绸缎上,用以形容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其中,“著”表示写、记录,“于”表示在……上,“竹帛”则是指古代的书写材料——竹简和绸缎。著于竹帛的典故“著于竹帛”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用竹简和绸缎来书写文字和记录事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字和事迹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世的文化遗产。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重要的文献、历史事件或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传承。典故一古代的学者们常常将重要的思想、理论或文化成果记录在竹简或绸缎上,以供后人学习和传承。这些文字和事迹被视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后世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典故二在古代战争中,胜利方的将领常常会将战斗的经过和结果记录在竹简…
成语 2024-09-25

著述等身是什么意思

著述等身的读音著述等身的拼音是:zhù shù děng shēn。著述等身的含义“著述等身”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一个人的著作之多,其著作的总体重量或数量与其身躯的重量相当,形容其作品丰富且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也常用来形容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人。著述等身的典故“著述等身”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古代,文人常常以著书立说为荣,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作出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久而久之,人们便用“著述等身”来形容那些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人。这一成语在历史上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象征。著述等身的近义词著作等身博学多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硕果累累著作等量著述等身的反义词学疏才浅才疏学浅不学无术庸碌无为浅尝辄止著述等身的例句他的学术研究非常深入,著述等身,…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