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机杼是什么意思

自出机杼的读音自出机杼,读音为zì chū jī zhú,其中“机杼”指织布机上的梭子,这里引申为心思、构思。自出机杼的含义“自出机杼”原意是指织布时自行设计制造布匹的花纹,形容构思、设计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后来引申为在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等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思考和技巧,不因循守旧,不照搬他人。自出机杼的典故该成语出自《晋书·王献之传》,讲的是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在书法创作中不拘泥于传统,自创新体,自出机杼的故事。他学习父亲王羲之的书法,但并不完全模仿,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外,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其他领域中具有独特创意和新颖构思的人或作品。典故一:王献之书法创新王献之在书法创作中,不满足于传统的书写方式,而是自出机杼,独创了一种新的书写风格。他的…
成语 2024-09-25

自出机轴是什么意思

自出机轴的读音自出机轴的读音为:zì chū jī zhóu。自出机轴的含义自出机轴,原意指诗文书画等作品,在构思和创作上独辟蹊径,不落俗套,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创意。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或事物在创作或表达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自出机轴的典故自出机轴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外物篇》。相传,庄子曾经与他的朋友惠施讨论过这个问题。惠施善于用各种比喻和象征来阐述道理,而庄子则以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表达方式回应他。因此,这个成语逐渐成为了一种对艺术创作中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赞扬和肯定。此外,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中就有“自出机轴无俗韵”的句子,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风格独特,不落俗套。这些典故都体现了自出机轴所强调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自出机轴的近义词以下是自出机轴的一些近义词:独树一帜:形容个人或事…
成语 2024-09-25

自成一家是什么意思

自成一家的读音自成一家读作:zì chéng yī jiā。其中,“自”的声母为z,韵母为ì;“成”的声母为chéng;“一”的声调为一声;“家”的声母为j,韵母为iā。自成一家的含义“自成一家”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的成就和风格,自成一体,不依赖于他人。它强调了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表达了个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自成一家的典故“自成一家”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许多艺术家、文人墨客都追求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表达,希望能够自成一家。比如,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外,还有许多画家、诗人等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思想表达,形成了各自的艺术流派。这些人的成就和风格都可以用“自成一家”来…
成语 2024-09-25

自成一格是什么意思

自成一格的读音自成一格的读音为:zì chéng yī gé。自成一格的含义“自成一格”指的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内,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或特色,不拘泥于常规或传统。这个成语强调了创新和独特性,表明某人在某个领域中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方式。自成一格的典故“自成一格”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书画艺术。在古代,书画家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这些风格和技法不仅体现了他们的艺术造诣,也成为了他们独特的标志。因此,当一个人的作品或表现方式具有独特性时,人们就会用“自成一格”来形容他的艺术成就。自成一格的出处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中:“盖以自成一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某些画作在风格和技法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与传统的绘画风格有所不同,因此被认为是…
成语 2024-09-25

自惭形秽是什么意思

自惭形秽的读音自惭形秽,读音为 zì cán xíng huì,其中“自”表示自己,“惭”表示羞愧,“形秽”则指身体或形象上的污点或缺陷。自惭形秽的含义自惭形秽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因为自己的容貌或才德不如他人而感到羞愧。现在则常用来形容因为自身条件或成就不足而感到自愧不如,或是因为看到别人优秀而自己平凡感到自卑。自惭形秽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羊公(羊祜)甚矜重其貌。……自惭形秽,不复自安。” 典故中,羊祜因为自己的容貌不如他人而感到自惭形秽,这表明该成语的来源与个人的外貌和才德有关。自惭形秽的近义词羞愧难当愧不敢当自愧不如自觉无颜羞与为伍自惭形秽的反义词自信满满昂首挺胸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毫无愧色自惭形秽的例句他站在那些才华横溢的人面前,不禁感到自惭形秽。面对自己…
成语 2024-09-25

自不量力是什么意思

自不量力的读音自不量力读作:zì bù liàng lì。其中“自”指自己,“不量力”指没有估量自己的能力。自不量力的含义自不量力指的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轻率地承担重任或任务,以至于无法完成或无法应对。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或实力估计过高,缺乏自知之明。自不量力的典故自不量力的典故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的故事。故事中,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交战,晋国将领荀息认为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可以同时与楚国和狄国作战,于是他向晋献公建议出兵攻打两国。晋献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结果晋国军队大败而归。这个典故后来就形成了成语“自不量力”,用来形容那些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的人。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典故也涉及到自不量力。例如《战国策》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挑战巨龙,结果被巨龙轻易地击败了。这个故事也…
成语 2024-09-25

自不待言是什么意思

自不待言的读音自不待言的读音为:zì bù dài yán。其中,“自”的声调为第四声,“不”为第四声,“待”为第四声,“言”为第二声。自不待言的含义“自不待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某些事情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再加以说明或解释。该成语的含义强调了某种事情的明显性和不言自明的特性。自不待言的典故“自不待言”的典故源自古代文献。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类似的表达方式来强调某些事情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过多解释。该成语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自不待言的典故出处该成语的出处可追溯到《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史记》中,有“功高自不待言”的说法,用来形容某人的功绩显著,无需过多解释或说明。此外,该成语在《论语》、《左传》等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表达方式的出现。自不待言的近义词不言而喻:指某些事情是显而易见的,…
成语 2024-09-25

自暴自弃是什么意思

自暴自弃的读音自暴自弃(zì bào zì qì)自暴自弃的含义自暴自弃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自甘堕落,不再努力争取进步,放弃自己的责任和目标。这个成语中的“自”字表示自己,而“暴”和“弃”则分别表示自毁和放弃。自暴自弃的典故自暴自弃的典故源于《孟子·告子》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不端,被人们所唾弃。他感到羞愧和绝望,于是放弃了自我,不再努力改变自己。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自暴自弃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放弃努力和进步。自暴自弃的近义词放弃自己自甘堕落垂头丧气悲观失望自戕自毁自弃前程自暴自弃的反义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我提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自我激励自暴自弃的例句他因为一次失败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尝试。她因为遭受了打击而变得自暴自弃,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他曾经是一…
成语 2024-09-25

自拔来归是什么意思

自拔来归的读音自拔来归的读音为:zì bá lái guī,其中每个字的音节都清晰,无特殊变音。自拔来归的含义自拔来归,意为通过自我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回到原来的地方或重新获得某种状态。这个成语中,“自拔”指的是通过自我努力、自我拯救来摆脱困境;“来归”则是指最终回到原处或重新获得某种状态。自拔来归的典故自拔来归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典故和出处。其中一个常见的典故是:古代有一位勇士在战场上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但他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成功脱险并回到家乡。这个典故表达了通过自我努力和拯救,最终获得成功的意义。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与一些历史事件或文化传统相联系,以展示其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自拔来归的近义词自我拯救:指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摆脱困境或危险。自我恢复…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