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公论是什么意思

自有公论的读音拼音:zì yǒu gōng lùn注音:ㄗˋㄧㄡˇㄍㄨㄥㄌㄨㄣˋ自有公论的含义“自有公论”是一个成语,用来表示事情的真相或对错是非,自然会有公众的评判和议论。它强调了公众的判断力和公正性,意味着不必过多争论,事情的真相和正确性最终会由公众来评判。自有公论的典故“自有公论”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古代社会对于公正评判的重视。在古代社会,公众的评判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人们常常用“自有公论”来强调事情的真相和正确性最终会由公众来评判。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公正、公平的追求和维护。自有公论的近义词公道自在人心:指公众的评判和看法是公正的,人们心中都有数。众目昭彰:指在众人的注视下,事情的真相和正确性会得到揭示和确认。是非分明:指事情的对错分明,公众自然会有…
成语 2024-09-25

自由自在是什么意思

自由自在的读音标注拼音: zì yóu zì zài自由自在的含义“自由自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或存在。它强调了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心情舒畅、生活闲适,或者形容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自由自在的典故“自由自在”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典故是描述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状态。例如,在《庄子》一书中,有关于“逍遥游”的描述,其中描述了鱼在水中自由游动,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景象,这些景象被用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此外,古代诗词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描写,如“云卷云舒,自由自在”等。自由自在的近义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逍遥自在自由放任悠然自得这些词语都带有类似的含义,即形容人或事物不受限制和约束…
成语 2024-09-25

自由放任是什么意思

自由放任的读音自由放任的拼音为zì yóu fàng rèn。自由放任的含义“自由放任”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任凭事物自由发展,不加干预或限制。具体来说,它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或方面,不施加任何约束或限制,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本性自由发展。这种态度或做法往往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自由放任的典故“自由放任”一词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在历史上,这一概念常被用来描述经济政策,即政府不进行过多的干预,让市场自由运作。例如,在资本主义早期,一些经济学家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促进经济的自然发展。自由放任的近义词无为而治自由主义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自由放任的反义词严加管束干预过多强制管理束缚限制自由放任的例句有序列表形式的例句:在…
成语 2024-09-25

自由泛滥是什么意思

自由泛滥的读音自由泛滥的读音为:zì yóu fàn nàn,其中“自”的发音为四声,“由”的发音为二声,“泛”的发音为四声,“滥”的发音为四声。自由泛滥的含义“自由泛滥”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没有约束、没有节制地任意发展或扩散,常常带有贬义色彩。这个成语强调了不加控制地扩散和蔓延,可能带来不良后果。自由泛滥的典故“自由泛滥”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理解为在古代社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某些事物或思想可能无节制地扩散和蔓延,从而形成一种不良的局面。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用来形容某些不良现象或思想无节制地扩散和蔓延。自由泛滥的近义词肆意蔓延横溢泛滥无所节制放纵不羁无法无天以上都是与“自由泛滥”意思相近的词语。它们都强调了无节制、无约束地发展或扩散。自由泛滥的反义词有序发展…
成语 2024-09-25

自用则小是什么意思

自用则小的读音自用则小的拼音是:zì yòng zé xiǎo。自用则小的含义自用则小是指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的利益,不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智慧,就容易变得狭隘和局限,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就。自用则小的典故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当时晋献公的宠臣梁五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听从他人的建议,结果导致国家遭受了损失。晋献公评价梁五的行为时说:“自用则小。” 这句话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自用则小”。典故中还提到了“不耻下问”这一成语,即不以为耻去请教地位较低的人,说明只有虚心学习、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才能避免自用之弊,取得更大的成就。自用则小的近义词刚愎自用闭门造车孤行己见一意孤行以上这些词语都表示一个人固执己见、不善于借鉴他人意见和经验,容易陷入自我局限的境地。自用则小的反…
成语 2024-09-25

自以为是是什么意思

自以为是的读音自以为是的读音是 zì yǐ wéi shì。自以为是的含义自以为是,指一个人过分地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而忽视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态度常常导致与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并可能影响个人的判断和决策。每个字的具体含义如下:自:指自己。以:表示凭借、根据的意思。为是:表示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以为是的典故自以为是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献和故事。其中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自以为是而最终导致失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以为是会让人忽视他人的意见和警告,从而可能犯下错误。此外,还有一些古代的成语和格言也包含了自以为是的含义,如“自命不凡”、“自高自大”等。自以为是的近义词以下是几个自以为是的近义词:孤行己见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自命不凡自视甚高独断专行一意孤行自我陶醉自我中…
成语 2024-09-25

自以为得计是什么意思

自以为得计的读音自以为得计的读音为:zì yǐ wéi dé jì。自以为得计的含义自以为得计,是指自己认为已经想出了好的计策或办法,并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成功或胜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但实际上可能存在风险或疏忽。自以为得计的典故自以为得计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在这个故事中,秦国的大臣们认为他们已经想出了很好的计策,可以一举击败赵国。他们非常自信,认为自己的计策已经非常完美,于是就开始实施计划。然而,当他们真正行动时,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意外情况,最终导致计划失败。因此,“自以为得计”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过于自信、自以为是的人。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典故也涉及到“自以为得计”这个成语。比如《左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的是一个人因为过于自信而失…
成语 2024-09-25

自贻伊戚是什么意思

自贻伊戚的读音自贻伊戚的读音为zì yí yī qù。自贻伊戚的含义自贻伊戚指的是自己招来忧愁、灾祸或不幸的境遇。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因自己的过失或行为不当而导致的负面后果。自贻伊戚的典故自贻伊戚的典故源于古代,具体出处已不可考。但根据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因个人行为不当或决策失误而自招祸患的人。例如,在古代社会,有些人因为过于追求名利、贪图享乐或轻信他人而陷入困境,最终自食其果,自贻伊戚。自贻伊戚的典故出处该成语的典故出处可能散见于古代文献和史书中,如《左传》、《史记》等。这些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因个人行为不当而自招祸患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都体现了自贻伊戚的含义。自贻伊戚的近义词自贻伊戚的近义词包括:自取其咎、自作孽不可活、自投罗网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因个人行为不当或决策失…
成语 2024-09-25

自贻伊咎是什么意思

自贻伊咎的读音自贻伊咎读作:zì yí yī jiù。其中“自”字指自己;“贻”字是给予、遗留的意思;“伊”字则是指代词,表示他或她;“咎”字则指过失、罪责。自贻伊咎的含义自贻伊咎,意为自己招来过错或过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因自己的错误行为或疏忽而造成不好的后果或过失。自贻伊咎的典故自贻伊咎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其中有一段描述周文王的事迹,其中提到“无我斁矣,自贻伊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周文王没有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懊悔,而是自己承担了过失。因此,这个成语的典故就是源于此。此外,自贻伊咎还可以用来指代古代的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行为,例如某些君主的失误或官员的过失等。自贻伊咎的近义词自作自受自取其咎咎由自取引咎自责这些词语都表示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招致不好的后果或过失。自贻伊咎…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