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逾户是什么意思

足不逾户的读音足不逾户的拼音是zú bù yú hù。足不逾户的含义足不逾户,字面意思为“脚不跨过门槛”,形容人行动不便或极少外出,常用来形容人生活简朴、清心寡欲,或者形容其非常懒惰、少有出门的举动。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不问世事、淡泊名利的人。足不逾户的典故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据传,孔子曾因病足不出户,其弟子子路曾问其何故,孔子回答说:“吾非病也,吾乃静坐以省己也。”后来,人们便用“足不逾户”来形容那些静心自省、深居简出的人。此外,在古代文献中,也有其他典故涉及到这个成语。例如,《庄子》中提到“君子居则贵左,用则观其所由,而处其所由也。是以左者道之用也,而右者人之所行也。故曰:足不逾户者,道之行也。”这些典故都为“足不逾户”这一成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足…
成语 2024-09-25

足不履影是什么意思

足不履影的读音足不履影的读音为zú bù lǚ yǐng。足不履影的含义足不履影的含义是形容行为谨慎,不轻易涉足阴暗之处,或指为人正直,不踏入邪恶的领域。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正当性。足不履影的典故足不履影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传说和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贤士,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品行和道德修养,总是避免涉足阴暗的地方,以免被邪恶所玷污。他的行为被人们所称赞,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成语——足不履影。这个典故也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避免涉足邪恶的领域。足不履影的近义词足不履影的近义词包括: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洁身自好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与足不履影的含义相近。足不履影的反义词足不履影的反义词有:放荡不羁、肆意妄为、无所顾忌等。这些词语都描述了行为放纵、不注重道德约束的…
成语 2024-09-25

足不窥户是什么意思

足不窥户的读音足不窥户的读音为:zú bù kuī hù。足不窥户的含义足不窥户,指长时间待在家里,不出门。形容人生活非常闭塞,很少与外界接触。足不窥户的典故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吕洞宾的人,他修炼道法,深居简出,几乎不出门,因此被称为“足不窥户”。他通过修炼道法,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形容古代的贵族妇女,她们因为身份尊贵,生活富裕,不需要外出劳作或参与社会活动,因此常常待在家里,很少出门。典故出处:《后汉书·吕洞宾传》等。足不窥户的近义词闭门不出深居简出足不出户避世隐居幽居独处这些词语都表示长时间待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的意思。足不窥户的反义词四处奔走游走四方出入频繁活跃于世交际广泛这些词语都表示经常与外界接触、活动频繁的意思。足不窥户的例句他自…
成语 2024-09-25

足不出门是什么意思

足不出门的读音拼音:zú bù chū mén足不出门的含义"足不出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整日在家中,不外出活动或旅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宅,很少出门或者不离开自己的住所。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足不出门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没有具体的典故可以追溯。但可以推测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宅居生活的态度和观念。足不出门的近义词闭门不出足不出户深居简出宅在家里足不出门的反义词四处游走走南闯北游历四方出门在外足不出门的例句1. 在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许多人选择足不出门。2. 他是一个典型的宅男,每天除了上班外,其余时间都足不出门。3. 在家办公的便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足不出门的生活方式。4. 这个村庄的居民们过着足…
成语 2024-09-25

足不出户是什么意思

足不出户的读音足不出户的读音为zú bù chū hù,其中“足”指脚,“不”表示否定,“出”意为出去,“户”则指门。足不出户的含义“足不出户”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长时间待在家中,不外出活动。它强调了人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室内,没有离开过家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方式,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的人因为某种原因(如疫情)而长时间待在家中。足不出户的典故“足不出户”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和安全原因,许多人选择在家中度过大部分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习惯。此外,也有一些故事中的人物因为各种原因而长时间待在家中,如《世说新语》中记载的“闭门谢客”的故事,都体现了“足不出户”的含义。足不出户的近义词闭门不出:指长时间待在家中,不外出活动。宅在家里:形容人喜欢待在家里,不常外出。深居…
成语 2024-09-25

足兵足食是什么意思

足兵足食的读音读音:zú bīng zú shí拼音:zú bīn zhú shí(注音)足兵足食的含义“足兵足食”是一个成语,意为拥有充足的武器和粮食,形容国家或地方物资充足,可以自给自足,不依赖外援。其中,“足”是充足、足够的意思,“兵”指武器、军队,“食”指粮食、食物。足兵足食的典故该成语出自古代的军事和治国思想。在古代,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军事和物资储备是衡量其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拥有足够的武器和粮食,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足兵足食”被视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该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和出处,但可以从古代文献中看到类似的表述和思想。足兵足食的近义词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强大、装备精良,马匹健壮有力。国富民强:形容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高。兵精粮足:指军队精锐,粮食充足,可以长期…
成语 2024-09-25

走为上着是什么意思

走为上着的读音拼音:zǒu wéi shàng zháo走为上着的含义“走为上着”指在某种不利或危急的境地中,选择离开或逃避是一种明智的策略或行动。此成语强调了在特定情况下,采取主动的回避或退让策略,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或危险。走为上着的典故“走为上着”的典故源于古代兵法。在古代战争中,当一方处于不利地位时,选择撤退或转移阵地往往是一种明智的战术。这种策略有时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甚至可以转危为安。因此,“走为上着”在军事战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此外,该成语也可能与古代的棋局有关,表示在棋局中,有时主动退让或回避是更好的策略。走为上着的近义词退避三舍:指主动退让或回避,以避免冲突或危险。避其锐气:指在对方气势正盛时选择回避,以避免直接冲突。委曲求全:指在某种情况下,为了保全大局或避免更大的损…
成语 2024-09-25

走为上计是什么意思

走为上计的读音走为上计的读音为:zǒu wéi shàng jì。走为上计的含义“走为上计”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遇到无法解决或无法取胜的困境时,选择离开或逃避是一种最好的策略。它强调在面对困难时,要审时度势,及时退却,避免更大的损失。走为上计的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兵法。在古代战争中,当一方处于不利地位时,常常会选择撤退或转移阵地,以避免更大的损失。这种策略被称为“走为上计”。在《孙子兵法》中就有相关的论述。此外,历史上也有一些著名的战例,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选择撤退,就是运用了“走为上计”的策略。走为上计的近义词退避三舍:指主动退让或回避,不与对方正面冲突。避其锋芒:指避免与对方正面交锋,不与其硬碰硬。知难而退:指知道事情困难而选择退却。走为上计的反义词迎难而上:指面…
成语 2024-09-25

走为上策是什么意思

走为上策的读音走为上策的读音为:zǒu wéi shàng cè。走为上策的含义“走为上策”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选择离开或逃避是一种最好的策略。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智慧和策略。走为上策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军事策略。在古代战争中,当一方处于不利地位时,选择撤退或转移阵地,以避免与敌人硬碰硬,保存实力,伺机而动,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战果。因此,“走为上策”成为了军事上的一个重要策略。此外,该成语也可以引申为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及时调整策略,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应对问题。走为上策的例句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完成那个任务时,决定走为上策,转而选择了另一个更容易的任务。在那个危险的地区,他选择了走为上策,及时离开了那个地方。当公司面临困境时,他建议公司采取走为上…
成语 2024-09-25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