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可度

成语“进退可度”的读音标注为jìn tuì kě dù,含义是行动或处理事情时能够恰当地掌握分寸,表现出智慧和策略。该成语源自古代智者和将领的故事,旨在描述在进退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能力。其近义词包括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和审时度势,反义词为冒昧行事、畏缩不前和过度进取。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进退无度”或在不需要掌握分寸的场合使用。希望上述介绍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成语 2025-07-24

进退狐疑

“进退狐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n tuì hú y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抉择时,内心矛盾、犹豫不决的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典故中的狐狸表现出犹豫不决的状态。近义词包括犹豫不决、左右为难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来形容简单的情境或过程。这个成语在描述人们在重要时刻犹豫不决、难以决定时非常贴切。
成语 2025-07-24

进退存亡

“进退存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n tuì cún wáng。它用来描述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需要做出决策,决定自己的生存或灭亡。该成语强调了审时度势和权衡利弊的重要性。它源自《周易·系辞上》,并丰富了古代中国哲学的概念。近义词包括生死存亡、危急存亡等。反义词有安危相易、生死无间等。文章还提供了在不同领域如政治、商业、个人生活等中的例句,说明了进退存亡的广泛应用。错误用法示例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语境和使用方式。总的来说,“进退存亡”是一个强调决策重要性的成语,需要慎重使用。
成语 2025-07-24

进退触篱

“进退触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n tuì chù lí,意指前进和后退都遇到困难,形容处境困难。典故源自《左传·昭公十二年》中的郑国大夫子皮求和的困境。近义词有左右为难、骑虎难下、举步维艰等。反义词包括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等。该成语常用来描述在特定情况下遇到的困境,不能随意用于描述一般的迷茫或犹豫情绪。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来运用。
成语 2025-07-24

进退触籵

“进退触籵”的读音为jìn tuì chù làn,形容在前进和后退时遇到困难,无法顺利前行的状态,表达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严峻性。该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故事,其典故描述将士在行军时遇到的困境。近义词如进退两难、左右为难等,反义词如得心应手、一帆风顺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注意正确用法,避免错误地形容并不严重的情境或在非军事语境中使用。
成语 2025-07-24

进退出处

进退出处的读音和含义解析,介绍了该成语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其典故源于古代的中庸之道,强调做事适度、恰到好处。文章还提供了与之相近的近义词和相反的反义词,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通过例句展示了正确的用法,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的场景,提醒读者注意避免。该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能很好地表达人处事有分寸、有原则的态度和方式。
成语 2025-07-24

进退跋痜

进退跋痜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n tuì bó lán,形容人在进退之间犹豫不决,处境困难,行动不便。该成语可能源于古代战争或人生抉择的困境描述。其近义词包括进退两难、踌躇不前、举步维艰等,反义词为果断决然、畅通无阻、游刃有余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面对抉择、困境、难题等时的犹豫和困难。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与其他表达相反含义的词语混淆,以及在恰当语境中使用,避免滥用。例如,在描述某人面对重要决定的矛盾和犹豫时,可以使用“他进退跋痜,内心十分矛盾”。
成语 2025-07-24

进思尽忠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原则,强调在做事时要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对国家、人民、事业忠诚不二;在遭遇挫折时要反思不足和错误,以便改正和弥补。这一成语源于古代道德教诲和历史故事,传达了忠诚和反思的重要品质。其近义词包括忠诚勤勉、反躬自问、改过自新等,反义词则为敷衍塞责、背信弃义、玩忽职守等。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准确理解并使用该成语,避免错误用法。
成语 2025-07-24

进身之阶

本文介绍了“进身之阶”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进身之阶指升官或获得更高地位的途径或机会,源于古代社会人们提升地位和升迁的途径。与之相似的词语有升迁之路、晋升之途等,反义词为停滞不前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进身之阶的正确用法,同时也指出了不恰当的使用情况。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成语 2025-07-24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