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之仇

九世之仇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ǔ shì zhī chóu。它指的是世世代代的仇恨,其中“九”代表长时间、连续不断的概念。九世之仇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传说,形容长期、深刻的仇恨和恩怨。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世代之仇、宿怨深重等,反义词有世代友好、和睦相处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误用对象和搭配不当。文章通过多个例子详细解释了九世之仇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 2025-07-27

九儒十丐

九儒十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大的现象。其含义是九种社会地位较高的知识分子或职业阶层与十种社会地位较低的乞丐或贫苦人群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一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社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其近义词有天壤之别、霄壤之殊、天渊之别等,反义词则是平等无差和大同世界等。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是误用或滥用该成语,或者改变其数量及含义和用法。正确的使用应该是根据其原意描述社会阶层差距大、贫富悬殊的现象。
成语 2025-07-27

九仞一篑

九仞一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ǔ rèn yī kuì。它的含义是形容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努力就能成功,但却因为缺乏坚持而未能完成。典故源于《尚书·旅獒》和《孟子·告子》中的故事。近义词有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等,反义词有功成名就、一蹴而就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比喻意义和适用场景,避免错误使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详细解释了九仞一篑的用法和含义。
成语 2025-07-27

九泉之下

九泉之下的拼音是jiǔ quán zhī xià。该成语表示对死者的敬重和怀念,指代死者的安息之地,九泉指地下深处,象征着死亡和阴间。“九泉之下”源于古代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地下之境、幽冥之地等,反义词为人间、阳世等。使用九泉之下时需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不适当的运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冒犯。
成语 2025-07-27

九衢三市

九衢三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ǔ yú sǎn shì,其中衢读作qú,为二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古代城市中道路纵横交错、市场众多、商业繁荣的景象,也可以用来形容现代城市的繁华和商业的兴盛。它的典故源于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九衢三市的近义词有繁华热闹、熙熙攘攘等,反义词有冷清萧条、荒凉偏僻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使用场景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成语 2025-07-27

九曲回肠

本文介绍了“九曲回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情感的曲折复杂,如河流蜿蜒或音乐旋律般九曲回肠。文章还提醒读者在使用该成语时要注意避免用错场合或搭配不当,以免产生误解。
成语 2025-07-27

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的价值在整体中微不足道,如同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微小。其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表示某物或某人在整体中只占极小的部分或比例。近义词包括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等。反义词为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等。使用九牛一毛时需避免错误用法,不应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重要性或价值,以避免产生误解。
成语 2025-07-27

九牛一毫

九牛一毫是一个成语,读音拼音为jiǔ niú yī háo。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事物虽然数量上看起来很大,但与整体相比却微不足道,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微小和相对重要性。九牛一毫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农耕文化,以九头牛的数量为比喻,强调在广阔的世界或宇宙中,某些事物显得微不足道。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微不足道、沧海一粟、渺小如尘、微乎其微等。反义词包括举足轻重、重中之重、重要无比等。在使用九牛一毫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过度夸张或贬低等错误用法。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使用这个成语来恰当形容事物的微小和相对重要性。
成语 2025-07-27

九牛拉不转

“九牛拉不转”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ǔ niū lā bù zhuǎn,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固执,无法改变其决定或状态。典故可能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中牛的强大拉力和对重物的难以改变的状态。该成语的近义词有铁石心肠、坚定不移、执迷不悟等。反义词包括随波逐流、顺水推舟、心猿意马等。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解释该成语的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语境和表达准确性。
成语 2025-07-27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