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掠美

不敢掠美

读音

bù gǎn lüè měi

含义

“不敢掠美”由四个字组成:

  • :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能”。
  • :表示“有勇气”或“愿意”。
  • :本义为“抢夺”,此处引申为“占有”或“冒认”。
  • :指“美好的事物”或“功劳”。

整体含义是指不敢把别人的功劳或优点据为己有,常用于表示谦虚或尊重他人的贡献。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在评价他人时曾说:“君子不掠人之美。”意思是真正的君子不会把别人的功劳说成自己的。
  2.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在面对赵王赞赏时,谦逊地说:“臣不敢掠美。”表示自己不敢独占功劳,强调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3. 《后汉书·冯异传》
    东汉名将冯异在论功行赏时,总是退让不言,史书称赞他“不敢掠美”,体现其谦逊品格。

近义词

  1. 功成不居:指成功后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2. 谦让未遑:形容谦虚退让,不敢居功。
  3. 推功让能:主动把功劳让给更有能力的人。
  4. 不矜不伐:不骄傲自夸,形容谦虚。

反义词

  1. 贪天之功: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
  2. 掠人之美:抢夺别人的优点或功劳。
  3. 冒名顶替:假冒他人名义,窃取荣誉。
  4. 居功自傲:因功劳而骄傲自满。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说:“这次比赛获奖是大家的努力,我不敢掠美。”
    • 小明说:“这个主意是小红想的,我不敢掠美。”
  2. 小学高年级

    • 班长在班会上说:“班级进步是所有人的功劳,我不敢掠美。”
    • 小华在作文里写道:“这篇作文是爸爸帮我修改的,我不敢掠美。”
  3. 初中

    • 在科学竞赛获奖后,李雷说:“实验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我不敢掠美。”
    • 张明在演讲中提到:“这个观点来自老师的指导,我不敢掠美。”
  4. 高中

    • 在论文致谢部分,作者写道:“本研究得益于导师的指导,学生不敢掠美。”
    • 辩论赛获胜后,队长说:“胜利属于整个团队,我不敢掠美。”
  5. 成人/正式场合

    • 公司年会上,经理说:“今年的业绩是全体员工努力的成果,我不敢掠美。”
    • 学术会议上,教授表示:“这项研究的突破是团队合作的结晶,我不敢掠美。”

错误用法

  1. 用于自夸(×)

    • 错误例句:“这次考试我考了第一,但我不敢掠美。”
    • 解析:该成语用于谦虚,而非强调自己的成绩。
  2. 用于贬低他人(×)

    • 错误例句:“他根本没什么本事,只是不敢掠美罢了。”
    • 解析:成语不含贬义,不能用于讽刺他人。
  3. 用于客观描述(×)

    • 错误例句:“这本书的作者不敢掠美。”
    • 解析:成语通常用于第一人称表达谦虚,而非第三人称客观陈述。
  4. 与“谦虚”重复使用(×)

    • 错误例句:“他非常谦虚,总是不敢掠美。”
    • 解析:语义重复,“不敢掠美”本身已含谦虚之意。
  5. 用于非功劳场景(×)

    • 错误例句:“这个蛋糕很好吃,但我不敢掠美。”
    • 解析:成语适用于功劳或优点,不适用于普通赞美。
不敢掠美.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哑巴亏

"吃哑巴亏"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因无法言说或表达不满而遭受不公正待遇或损失时默默承受。其典故源于古代社会对哑巴群体的认知和对待。该成语的近义词如蒙受不白之冤、忍气吞声等,反义词如伸张正义、直言不讳等。使用"吃哑巴亏"时需符合特定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以免造成理解上的混淆。文章提供了多个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以资警示。

不敢告劳

“不敢告劳”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ù gǎn gào láo,含义是努力工作不辞辛劳,即使劳累也不敢诉说。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表示古代崇尚的勤劳和责任。其近义词包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等,反义词则是游手好闲等。使用时应避免夸大或轻松任务中的使用,以及与其他相近意思的词语重复使用。文中还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不敢后人

“不敢后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gǎn hòu rén,指不愿落在他人之后,形容人有勇往直前、不甘落后的精神。其出处虽不明确,但可追溯到古代文献,如《论语·述而》等。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奋发向前、勇往直前等,反义词有停滞不前、落后等。使用“不敢后人”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文章中的例子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例如用来形容人们追求进步、卓越的精神状态。

不矜不伐

不矜不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jīn bù fá,意为不自负、不自夸,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源于古代典籍和历史故事,如《史记》中记载的项羽的故事和孔子的言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渔父》。与之相关的近义词有谦逊有礼、虚怀若谷、谦谦君子等,反义词则包括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自命不凡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正确理解不矜不伐的含义,避免与其反义词混淆,误用该成语。例句展示了不矜不伐的正确用法,表达了取得成就后仍能保持谦虚和低调的态度。

关于谦的诗词

关于谦的诗词(第1篇)关于“谦”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谦》原文: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作人莫当傲,天道有盈亏。作者及朝代:诗经(无法确定具体作者,属周朝)。解析:此诗以“谦谦君子”开头,表达了对谦逊君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强调了为人处世不应骄傲自大,因为天道也有盈亏,谦虚是美德的体现。二、左传·晏子辞篇《谦辞》原文:吾闻君子不羞问,闻过则拜。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作者及朝代:左丘明(春秋时期)。解析:此篇中,晏子以谦逊的言辞劝勉世人要虚心向学,勇于改过,尤其是对上位者要有虚心求知的谦卑态度。君子不以为羞辱去请教他人,若听到自己有错,便会虚心认错。这样的谦逊态度即便面临大的困难与挑战也无所畏惧。三、

不敢自专

不敢自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gǎn zì zhuān,表示不敢独自决定或擅自行动。其意味着在面对重要事情时会考虑他人意见和看法,尊重权威和传统,谨慎行事。该成语源于古代对尊重和谦逊的重视,描述一个人处理重要事情时不会擅自做主,而是会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其近义词包括虚心请教、慎重其事等,反义词则是独断专行、擅自行动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如用词不当、滥用词语等。文章通过例子详细解释了不敢自专的恰当用法。

矜功伐能

本文介绍了成语“矜功伐能”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一个人过分夸耀自己的功劳和能力,不谦逊。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示,包括在不当场合使用、随意搭配词汇以及用于自嘲或调侃他人。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这一成语,以避免误用。

汗不敢出

汗不敢出的拼音是hàn bù gǎn chū,形容人极度紧张、恐惧或羞愧到不敢流汗的状态。该成语来源于《晋书·王羲之传》,描述了王羲之写错奏章后的心理状态。汗不敢出的近义词有惶恐不安、胆战心惊、战战兢兢等,反义词包括泰然自若、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适用场景,避免滥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

我不敢试 我怕犯错读后感

我不敢试 我怕犯错读后感(第1篇)《我不敢试,我怕犯错》读后感初次拿到这本书,书名便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不敢试,我怕犯错”,这句话仿佛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写照。我翻开书页,期待着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探讨。这本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恐惧。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我得以窥见书中人物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的犹豫与不安。语言平实却富有力量,让我深感共鸣。书中主要围绕“恐惧犯错”这一主题展开,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时,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故事背景多元,涉及家庭、友情、爱情等多个方面,主要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发展合情合理。其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书中对人

低声下气

"低声下气"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态度谦卑,声音降低,带有讨好的意味。该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社交礼仪,表示敬畏、请求或顺从的态度。其典故包括官员面对皇帝时的谦卑态度和村民请求帮助的故事。近义词有恭敬顺从、谦卑有礼等,反义词有高傲自大、盛气凌人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过度使用可能显得不恰当。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