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之臣是什么意思

折冲之臣是什么意思

折冲之臣的读音

折冲之臣的读音为:zhé chōng zhī chén。

折冲之臣的含义

“折冲之臣”指的是在处理外交事务或军事冲突中,能够巧妙地化解矛盾、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大臣。这个成语强调了臣子的智慧和才能,以及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策略和技巧。

折冲之臣的典故

“折冲之臣”的典故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据传,周文王时期,有一位名叫伯禽的臣子,他善于处理外交事务,经常代表周文王出使各国,以智慧和口才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维护了周国的尊严和利益。因此,人们称他为“折冲之臣”。

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著名的“折冲之臣”,如战国时期的蔺相如、汉代的张良等,他们都是在外交或军事方面有着卓越成就的臣子。

折冲之臣的近义词

  1. 智勇之士 – 指既有智慧又有勇气的人。
  2. 谋士 – 指为他人出谋划策的人。
  3. 外交家 – 指在外交领域有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人。

折冲之臣的反义词

  1. 无能之辈 – 指没有能力或才干的人。
  2. 庸才 – 指平庸无能的人。

折冲之臣的例句

  1. 他是一位折冲之臣,总是能够巧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国际关系。
  2. 在那个年代,许多大臣都以成为折冲之臣为目标,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
  3. 他的智慧和口才使他成为了一位折冲之臣,经常代表国家出使各国。
  4. 他以折冲之臣的身份,成功地化解了两次国际危机。
  5. 在国际会议上,他展现了自己的折冲之才,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赞誉。
  6. 他是一位真正的折冲之臣,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够冷静应对。
  7. 他的外交手腕让他成为了一位折冲之臣的代表。
  8. 在那个时代,折冲之臣是每个国家都渴望拥有的宝贵资源。
  9. 他的谈判技巧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折冲之臣。
  10. 他以折冲之才,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折冲之臣的错误用法

在用法上,“折冲之臣”是一个褒义词,用于形容在处理外交或军事事务中表现出色的大臣。错误用法可能包括:将其用于形容不相关的事物或人,或者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例如:他真是一个折冲之臣,连做饭都处理得如此出色。(此句使用不当,因为“折冲之臣”与做饭无关。)此外,也不能随意更改成语中的字词,如将“折冲之臣”误写为“折扣之臣”等。

折冲之臣是什么意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还喜欢

外交十记 读后感外交十记 读后感

外交十记 读后感(第1篇)《外交十记》读后感《外交十记》一书,初读时便给人以沉甸甸的历史感与厚重的知识感。这本书,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记载了外交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外交工作的复杂与微妙。其语言平实却又不失深度,让我对外交工作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本书主要记录了十次重要的外交事件或会谈,通过这些事件,

大外交 读后感大外交 读后感

大外交 读后感(第1篇)大外交 读后感大外交一书,于我而言,是一次对于国际关系的全新探索和深层次的理解。当我初读时,深深被书中的广袤世界和精细描绘的各国关系所吸引。书中丰富的历史背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大门。此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展现了国际关系中的风云变幻。作者

外交谈判 读后感外交谈判 读后感

外交谈判 读后感(第1篇)外交谈判 读后感一、基本信息与初印象《外交谈判》一书,作为对国际关系中谈判艺术的深入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读之时,我感受到了书中对外交策略的细致描绘,以及谈判过程中各方心理的微妙变化。本书以流畅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展现了一幅国际政治谈判的生动图景。二、吸引之处与概述

7尊严读后感7尊严读后感

7尊严读后感(第1篇)7尊严读后感初读《尊严》时,我首先被书名所吸引。在书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深沉的人性尊严的探讨。故事的语言风格平实而富有力量,每个字句都似乎在娓娓道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本书主要围绕“尊严”这一主题展开,讲述了不同人物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如何维护和坚守自己的尊严。故事背景多元且

尊严 读后感尊严 读后感

尊严 读后感(第1篇)《尊严》读后感我近日阅读了一本关于尊严的读物,它的每一行文字都让我深深触动,不仅揭示了尊严的重要性,还以其丰富的内容让我重新思考了人与尊严的关系。一接触这本书,我便被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尊重和庄重所吸引。书中对于尊严的描述,既深刻又细腻,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尊严的史诗。从书中,我了

君辱臣死是什么意思君辱臣死是什么意思

君辱臣死的读音读音:jūn rǔ chén sǐ拼音注音:jūn/rǔ/chén/sǐ君辱臣死的含义“君辱臣死”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君臣之间的一种忠诚关系。其中,“君”指的是君主或上级,“臣”指的是臣子或下级。“辱”指的是受到侮辱或羞辱,“死”则表示牺牲或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君辱臣死”的含义

我得1919读后感我得1919读后感

我得1919读后感(第1篇)我得1919读后感《我得1919》是一部深入剖析历史、人性和国际关系的重要读物。初读时,我被其详实的内容和丰富的视角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对一次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性、政治和外交的深刻反思。本书主要围绕1919年的巴黎和会展开,通过对各国代表的刻画和会议背后各种力量交锋的

上下5000年晏子出使一读后感上下5000年晏子出使一读后感

上下5000年晏子出使一读后感(第1篇)《上下5000年·晏子出使》读后感初次翻阅《上下5000年·晏子出使》时,我对其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将古代中国的历史风貌和人物形象展现在眼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书中详细描述了晏子作为使者的出使经历,通过

掉三寸舌是什么意思掉三寸舌是什么意思

掉三寸舌的读音掉三寸舌,拼音为diào sān cùn shé。掉三寸舌的含义“掉三寸舌”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比喻。字面上,“掉”有摇动、动摇之意,“三寸舌”则指代人的舌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善于运用语言技巧,用话语来煽动或影响他人。具体来说,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辩论、劝说、游说等场合中,能够巧妙

调停两用是什么意思调停两用是什么意思

调停两用的读音调停两用的读音为:tiáo tíng liǎng yòng。调停两用的含义“调停两用”指的是在处理问题或应对局势时,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同时兼顾到不同的利益和立场,达到平衡和调和的效果。具体来说,这个成语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既能够顾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又能够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策略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