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木揭竿是什么意思

斩木揭竿是什么意思

斩木揭竿的读音

读音:zhǎn mù jiē gān

拼音注解:zhǎn(第三声) mù(第四声) jiē(第一声) gān(第一声)

斩木揭竿的含义

斩木揭竿,原意是砍断树木,举起竹竿,用来比喻起义或反抗行动的兴起。它意味着在面对压迫和不公时,人们会采取激烈的行动来争取自由和正义。

斩木揭竿的典故

典故一:
此成语源自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在秦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暴政和赋税的沉重,百姓生活困苦。于是,有人开始在各地组织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他们为了响应起义号召,砍断了树木,举起了竹竿,象征着起义的兴起。这一事件后来成为起义的象征。

典故二:
在古代罗马,奴隶们也曾举行过类似的起义行动。他们砍断拴着他们的锁链,高举木棒和旗帜,以示反抗。这种行为也被称为“斩木揭竿”,象征着奴隶们为了自由而进行的斗争。

斩木揭竿的近义词

  1. 揭竿而起
  2. 起义行动
  3. 反抗起义
  4. 举旗起义
  5. 暴动抗争

斩木揭竿的反义词

  1. 安分守己
  2. 顺从不反
  3. 忍气吞声
  4. 安土重迁
  5. 顺服不争

斩木揭竿的例句

例句一: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斩木揭竿,高举义旗,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例句二:在社会不公面前,人们有时不得不选择斩木揭竿,以争取自己的权益。

例句三:那场革命的爆发,就像斩木揭竿一样,象征着人民对压迫的反抗。

例句四:他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决定斩木揭竿,与不公抗争到底。

例句五:历史上的许多起义都是从斩木揭竿开始的,象征着人民的觉醒和反抗。

例句六:面对压迫和剥削,他们选择了斩木揭竿,以示反抗。

例句七:那场运动是人民斩木揭竿的壮举,彰显了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例句八:他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平,不惜斩木揭竿,与黑暗势力抗争。

例句九: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有许多斩木揭竿的事件,都成为了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象征。

例句十:当社会不公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斩木揭竿,以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自由。

错误用法

错误用法一:将“斩木揭竿”误用为表示普通的举起工具或物品的行为。例如,“他拿起一根棍子就准备去斩木揭竿。”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

错误用法二:将“斩木揭竿”用于描述非起义或反抗性质的行动。例如,“他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而选择了斩木揭竿。”这种用法忽略了成语的特定含义和历史背景。

斩木揭竿是什么意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还喜欢

揭竿而起是什么意思揭竿而起是什么意思

揭竿而起的读音揭竿而起的拼音是:jiē gān ér qǐ。揭竿而起的含义"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举竿而起",意味着一种突然的、迅速的、激烈的行动或起义。它源自古代中国历史事件,象征着一种反抗、起义的行动。具体来说,"揭竿而起"的含义是指人们因不满现状或受到压迫,而奋起反抗,进行武装

斩竿揭木是什么意思斩竿揭木是什么意思

斩竿揭木的读音读音:zhǎn gān jiē mù注音:ㄓㄢˇ ㄍㄢ ㄐㄧㄝ ㄇㄨˋ斩竿揭木的含义“斩竿揭木”是一个古代成语,字面意思为砍断竹竿,举起木牌。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行动或起义的起始行为,象征着一种反抗、起义或变革的开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追求正义、公平或改变现状而采取的激烈行动。斩

秀才造反是什么意思秀才造反是什么意思

秀才造反的读音秀才造反的读音为“xiù cái zào fǎn”,其中“秀才”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县试、府试等考试的人,而“造反”则是指反抗、起义等行为。秀才造反的含义“秀才造反”的含义是指有学问、有才华的人起来反抗或进行变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有思想、有抱负的人,在面对不公不义的事情时,

潢池弄兵是什么意思潢池弄兵是什么意思

潢池弄兵的读音潢池弄兵的读音为huáng chí nòng bīng。潢池弄兵的含义潢池弄兵,指在潢池(古代地名)聚集士兵,比喻发动叛乱或起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蓄谋已久的武装行动或起义行为。潢池弄兵的典故潢池弄兵的典故源于《史记·项羽本纪》。相传,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等人在潢池一带聚集士兵,发动起

水浒传1-100回每章读后感水浒传1-100回每章读后感

水浒传1-100回每章读后感(第1篇)水浒传1-100回每章读后感《水浒传》是一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以丰富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吸引着无数读者。初读此书,我被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所吸引。全书主要描绘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英雄豪杰,在各种复杂的背景下,为反抗

官偪民反是什么意思官偪民反是什么意思

官偪民反的读音官偪民反的读音为:guān bó mín fǎn,其中“偪”字为生僻字,意为逼迫。官偪民反的含义官偪民反是指官府逼迫得百姓无法生活,不得不起来反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政府对民众的压迫过重,导致民众的反抗和不满。官偪民反的典故官偪民反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政府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

水浒 读后感600字水浒 读后感600字

水浒 读后感600字(第1篇)水浒 读后感《水浒》是一部描绘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宏大史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次翻开这本书,我被其丰富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性、正义和自由的著作。《水浒》主要讲述了北宋年间,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共

阿q 读后感阿q 读后感

阿q 读后感(第1篇)阿q 读后感初次接触《阿q正传》,我被其独特的文学魅力所吸引。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小人物,但他的故事却揭示了旧社会农民的困境与悲哀。阿q的个性鲜明,他身上那种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的特质,让我想一探究竟他如何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挣扎生存。《阿q》的主要内容,简而言之,

西游记7回读后感西游记7回读后感

西游记7回读后感(第1篇)西游记7回读后感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为人们所喜爱。这次,我细细品读了其中的第七回,感触颇深。初读第七回,我被其紧凑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所吸引。这一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引人入胜,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和叛逆精神跃然纸上。天宫众神

关于写315读后感有哪些关于写315读后感有哪些

关于写315读后感有哪些(第1篇)关于写315读后感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报道与信息。今年,阅读了一些与315主题相关的书籍与文章后,感触颇多。我特别选择了某本详尽揭示了消费市场中潜藏的陷阱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书作为我的阅读对象。初读此书,我被其丰富的真实案例所吸引。书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