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的拼音
朔的部首
月
朔的笔顺
丶,丿,一,㇄,丨,丿,丿,𠃌,一,一
点,撇,横,竖折/竖弯,竖,撇,撇,横折钩,横,横
朔的含义
农历每月初一。
北:~风。~方。
朔的详细解析
农历每月初一。
北:~风。~方。
朔 [shuò]
〈名〉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朔,月一日始苏也。——《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
朔,月初之名也。——《释名》
月言朔。——《白虎通·四时篇》
朔月奠。——《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
朔月辛卯。——《诗·小雅·十月之交》
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朔参官(能在朔日朝参的官员);朔望之礼(指初一、十五到祀堂祭祀的礼节);朔望之辰(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朔晦(朔日和晦日);朔法(确定朔日的方法);朔数(从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朔食(古礼之一。帝王及贵族每月初一所备较平日丰盛的膳食);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朔政,历政,指中国古代帝王每年冬季发布来年十二个月的政事于诸侯,诸侯亦于月初告祖庙,受而行之
颁告朔于邦国。——《周礼》
凌晨,清晨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
初,始
皆从其朔。——《礼记·礼运》
北方
城彼朔方。——《诗·小雅·出车》
平在朔易。——《书·尧典》
朔,北方也。——《尔雅》
又如:朔风凛凛(北风寒冷);朔北(长城以北);朔土(北方地区);朔垂(西北边远地区);朔门(北方边境之地);朔庭(北方异族政权);朔客(北方边地的将领);朔气(北方之寒气);朔野(北方荒野之地);朔雪(北方的雪)
车辕。一说,车上的旗
月之旦为朔,车之輈亦谓之朔,名齐实异,所宜辨也。——《西京杂记》
〈动〉
生,出现
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生东,月朔西陂。——《后汉书》
每月初省视
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逸周书》
你可能感兴趣
初的拼音
初的拼音chū初的部首衤初的笔顺丶,㇇,丨,丿,丶,𠃌,丿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折钩,撇初的含义开始的:~夏。~冬。开始的一段时间:年~。月~。本学期~。第一个:~伏。~旬。~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个一”,区别于“十一、二十一”)。~十(农历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个十”,区别于“二十、三十”)。第一次;刚开始:~试。~出茅庐。~学乍练。最低的(等级):~级。~等。原来的:~心。~志。~愿。原来的情况:和好如~。姓。初的详细解析开始的:~夏。~冬。开始的一段时间:年~。月~。本学期~。第一个:~伏。~旬。~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个一”,区别于“十一、二十一”)。~十
聘怎么读
聘的拼音pìn聘的部首耳聘的笔顺一,丨,丨,一,一,㇀,丨,𠃍,一,丨,一,一,㇉横,竖,竖,横,横,提,竖,横折,横,竖,横,横,竖折折钩聘的含义请人担任某种职务:~请教员。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使往来。定亲:~礼。嫁:~姑娘。出~。聘的详细解析请人担任某种职务:~请教员。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使往来。定亲:~礼。嫁:~姑娘。出~。聘 〈动〉(形声。从耳,甹(pīng)声。探问消息要靠耳朵,故从“耳”。本义:访问,探问)同本义聘,访也。——《说文》聘,问也。——《尔雅》靡使归聘。——《诗·小雅·采薇》季冬聘王梦。——《周礼·占梦》聘申叔于 陈蔡兮。——《后汉书·冯衍传》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
嗽怎么读
嗽的拼音sòu嗽的部首口嗽的笔顺丨,𠃍,一,一,丨,𠃍,一,丨,丿,丶,丿,㇇,丿,㇏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撇,捺嗽的含义咳嗽:干~。嗽的详细解析咳嗽:干~。嗽 〈动〉(形声。从口,欶(shuò)声。本义:咳嗽)同本义嗽,咳嗽。——《玉篇》冬季有嗽,上气疾。——《周礼》他干嗽了几声
玄怎么读
玄的拼音xuán玄的部首亠玄的笔顺丶,一,𠃋,𠃋,丶点,横,撇折,撇折,点玄的含义黑色:~狐。深奥:~奥。不符合事实或距离事实太远:这话太~了。玄的详细解析黑色:~狐。深奥:~奥。不符合事实或距离事实太远:这话太~了。玄 〈形〉(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同本义黑而有亦色者为玄。——《说文》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夏纁玄。——《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八月载绩,载玄载黄。——《诗·豳风·七月》天玄地黄。——《易·坤》篚厥玄黄。——《孟子》我马玄黄。——
惭怎么读
惭的拼音cán惭的部首忄惭的笔顺丶,丶,丨,一,𠃋,丨,㇀,丿,丿,一,丨点,点,竖,横,撇折,竖,提,撇,撇,横,竖惭的含义惭愧:羞~。大言不~。自~形秽。惭的详细解析惭愧:羞~。大言不~。自~形秽。惭 〈形〉(形声。从心,斩声。本义:羞愧)同本义慙,媿也。——《说文》不直失节谓之慙。——《小尔雅》富者有惭色。——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羊子大惭。——《后汉书·列女传》又如:大言不惭;惭叹(惭愧感叹)
获怎么读
获的拼音huò获的部首艹获的笔顺一,丨,丨,丿,㇁,丿,一,丿,㇏,丶横,竖,竖,撇,弯钩,撇,横,撇,捺,点获的含义捉住;擒住:捕~。俘~。得到;获得:~胜。~利。~奖。~罪。~救。不劳而~。收割:收~。获的详细解析捉住;擒住:捕~。俘~。得到;获得:~胜。~利。~奖。~罪。~救。不劳而~。收割:收~。获 〈动〉(形声。从犬,蒦(huó)声。按甲骨文从隹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本义:猎得禽兽)同本义获,猎所获也。——《说文》田获三狐。——《易巽》舍拔则获。——《诗·秦风·驷賳》谋于野则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日畋乐乎?获多乎?——司马相如《子虚赋》又如:获兽;获兔;获者(猎得禽兽者)俘获
娅怎么读
娅的拼音yà娅的部首女娅的笔顺𡿨,丿,一,一,丨,丨,丶,丿,一撇点,撇,横,横,竖,竖,点,撇,横娅的含义见〖姻娅〗。娅的详细解析见〖姻娅〗。娅 〈名〉(形声。从女,亚声。本义:连襟,姊妹之夫相互的称谓)同本义 。姐妹二人的丈夫互相称娅两婿相谓为娅。——《尔雅》
谕怎么读
谕的拼音yù谕的部首讠谕的笔顺丶,㇊,丿,㇏,一,丨,𠃌,一,一,丨,亅点,横折提,撇,捺,横,竖,横折钩,横,横,竖,竖钩谕的含义告诉;吩咐(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手~。面~。古又同“喻”。谕的详细解析告诉;吩咐(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手~。面~。古又同“喻”。谕 〈动〉(形声。从言,俞声。本义:旧时上告下的通称。也指告诉)同本义谕,告也。——《说文》以谕九税之利。——《周礼·掌交》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周礼·秋官》又如:谕葬(圣上发旨的葬仪);面谕;谕知(告谕而使人知晓)明白、懂得谕,晓也。——《广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周礼·师氏》注其言多当矣,而
涣怎么读
涣的拼音huàn涣的部首氵涣的笔顺丶,丶,㇀,丿,㇇,丨,𠃍,一,丿,㇏点,点,提,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撇,捺涣的含义消;散:~散。涣的详细解析消;散:~散。涣 〈动〉(形声。从水,奂(huàn)声。本义:流散,离散)同本义涣,流散也。——《说文》方涣涣兮。——《诗·郑风·溱洧》涣者离也。——《易·序卦传》则涣然离矣。——《汉书·刑法志》涣兮。——《老子》。注:“涣者解散。”涣乎成功。——《刘熊碑》功德涣彰。——《戚伯著碑》又如:涣然冰释(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误会、疑难的消散);涣驰(涣散。分散,不集中);涣泮(消释,融化);涣衍(蔓延,扩散)帝王发布号令 。如:涣汗(流汗。比喻
冢字怎么读
冢的拼音zhǒng冢的部首冖冢的笔顺丶,㇇,一,丿,㇁,丿,丿,丶,丿,㇏点,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点,撇,捺冢的含义坟墓:古~。山顶。冢的详细解析坟墓:古~。山顶。冢 〈名〉(形声。从宀(mì),豕(chù)声。冖,表地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高而大的坟)同本义冢,高坟也。——《说文》掌公墓之地。——《周礼·冢人》冢,秦晋之间或谓之陇。——《方言十三》乃立冢土。——《诗·大雅·緜》。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项羽烧 秦宫室,掘 始皇帝冢。——《史记·高祖本纪》其下两冢。——清· 袁枚《祭妹文》又如:野冢(荒郊野外的乱坟);疑冢(古代富贵之家所设的假坟,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