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敦诗说礼是一个成语,意为崇尚诗书,讲求礼节。源自《论语·泰伯》,表示对诗歌和礼仪的重视。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君子以诗歌表达情感,以礼仪尊重和照顾他人的情境中。其近义词包括崇文尚礼、儒雅风流等,反义词为无礼无序、粗俗不雅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过度或不当使用,根据具体语境恰当选择。总的来说,“敦诗说礼”强调了文化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敦诗说礼的读音
读音:dūn shī shuō lǐ(注音)。
敦诗说礼的含义
“敦诗说礼”是一个成语,意为崇尚诗书,讲求礼节。其中,“敦”是崇尚、尊崇的意思,“诗”指《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说”是讲述、讲解的意思,“礼”则指礼节、礼仪。因此,该成语的含义是尊崇诗歌,讲解礼仪,强调文化修养和道德规范。
敦诗说礼的典故
该成语最早出自《论语·泰伯》中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敦诗说礼,亦足以见其志矣。”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诗歌和礼仪的重视。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敦诗说礼”的典故和故事。比如,古代的君子们常常以诗歌为媒介,通过吟咏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以礼仪为规范,尊重和照顾他人的感受和尊严。这些典故和故事都体现了“敦诗说礼”的内涵。
敦诗说礼的近义词
- 崇文尚礼
- 儒雅风流
- 温文尔雅
- 恭敬有礼
- 知书达理
以上成语都是表示对文化、礼仪的尊重和崇尚,与“敦诗说礼”含义相近。
敦诗说礼的反义词
- 无礼无序
- 粗俗不雅
- 不文不武
- 放荡不羁
- 粗鲁无礼
这些反义词表达了与“敦诗说礼”相反的行为和态度,即不注重礼仪、粗俗无序等。
敦诗说礼的例句
- 他是一位敦诗说礼的人,总是以礼待人,深受大家的尊敬。
- 在古代社会中,敦诗说礼被视为一种美德,被广泛推崇和实践。
- 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敦诗说礼,是一个典型的君子。
- 在这个家庭中,长辈们总是敦诗说礼,给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 他的言谈举止都充满了敦诗说礼的气息,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愉悦。
- 他非常注重礼仪和文化修养,是一个典型的敦诗说礼的人。
- 在古代文化中,敦诗说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被广泛传承和实践。
- 他常常以诗歌为媒介,表达自己对礼仪的崇尚和追求。
- 她的家庭非常注重敦诗说礼,家里的氛围总是非常和谐融洽。
- 他以自己的行为践行了敦诗说礼的精神,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错误用法示例
虽然“敦诗说礼”是一个褒义词,但在使用中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以下是一些错误用法的示例:
- 在一些不适当的场合使用“敦诗说礼”,比如在一些非正式或随意的场合中使用该成语,可能会显得过于矫情或做作。
- 将“敦诗说礼”与贬义词搭配使用,比如形容一个人“既敦诗说礼又虚伪”,这样就扭曲了该成语原本的含义。
- 将“敦”字误读为“军”,或将“说”字误读为“脱”,这样的发音错误会影响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 在写作中生搬硬套“敦诗说礼”,没有根据语境恰当使用,反而会让人觉得不自然或牵强附会。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选择和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迎宾的诗词
本文展示了多篇描写迎宾的诗词,这些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古代迎宾的场景和情感。文章介绍了这些诗词的背景、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强调了诗词在古代迎宾仪式中的重要性和艺术魅力。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感受古人的真诚与善良,并珍惜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描写鹅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鹅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多首古诗和多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情感出发,描绘了鹅的各种形态和神态,富有诗意和美感。文章还介绍了鹅在古诗词中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文化和艺术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解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描写神农的诗词
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神农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多首赞美神农的诗词和不重复的诗词背后的故事。文章突出了神农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如尝百草治病救人、开垦田地、播谷种粮等。同时,文章也强调了神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深远影响,他的事迹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赞美神农的诗词,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华。文章最后呼吁人们铭记神农的精神和品质,珍惜古代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礼无不答是什么意思
“礼无不答”是一个强调礼貌和尊重的成语,要求对别人的礼仪和请求给予适当的回应或答复。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体现了尊重、谦逊和友善。近义词包括知书达理、以礼相待、恭敬有礼等。反义词则是傲慢无礼、漠然置之等。在日常交往、商务场合等,应做到“礼无不答”,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需注意,该成语的误用场合包括滥用、误解含义及使用不当语境等。
诗经.小雅.鹿鸣读后感
诗经.小雅.鹿鸣读后感(第1篇)诗经·小雅·鹿鸣读后感《诗经·小雅·鹿鸣》作为我国古代的经典之作,初读之时,便被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吸引。此篇以鹿鸣起兴,借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与尊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诗中,以鹿鸣之声引出宴饮嘉宾的场景,描绘了一幅和谐、欢愉的社交画卷。无论是对于人才的高度赞赏,还是对礼仪规范的展现,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君子之道。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股尊重知识、敬畏人才的思想,以及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此诗主要讲述了古代君王以礼待士、广纳贤才的故事。其中,君王设宴招待贤才,鹿鸣之声与宴席氛围相互呼应,传递出对人才真诚相待的信息。这不仅仅是一首描绘和谐氛围的
蹈规循矩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蹈规循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成语指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行事,强调按照既定的规范和准则行事,不偏不倚,不违背常规。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
牵经引礼是什么意思
牵经引礼是一个成语,拼音为qiān jīng yǐn lǐ。它表示通过引用经典和礼仪规范来解释或指导行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儒家文化,用于指导人们的言行举止,使其符合道德和文化标准。牵经引礼的近义词包括援经据典、引经据典等,反义词为离经叛道等。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用错对象、断章取义及生搬硬套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见于正式场合、学术讨论或历史背景中,用以阐述复杂的理论问题、家庭纠纷解决方案等。
描写貔貅诗词
本文主要描述了貔貅这一瑞兽在古代诗词中的形象与象征意义。貔貅被视为祥瑞的象征,代表着财富、安宁和祥瑞之气。古代文人通过描绘貔貅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社会和谐以及个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期望。文章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貔貅的古诗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解析,展示了貔貅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内涵,也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古人的浪漫情怀。
诗庭之训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诗庭之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诗庭之训是指古代朝廷中诗歌吟咏和礼仪规范的教化,代表了宫廷文化的教育传承,体现了诗歌和礼仪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其典故源于古代宫廷文化,并涉及诗词礼仪等教育。而近义词包括宫廷教化、礼仪之训等,反义词可以从对立角度考虑如粗俗教育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诗庭之训的应用,同时指出在现代语境下错误使用“诗庭之训”的情况。
导德齐礼是什么意思
导德齐礼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o dé qí lǐ,意味着引导人心向善,使道德和礼仪得以统一。其源于古代中国的教育理念,强调道德和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达到其和谐统一。该成语在文献如《大学》、《中庸》中有所提及。近义词包括道德礼仪教化、德行规范等,反义词为道德沦丧、礼崩乐坏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使用该成语,注意其语境和用法,避免误解或不当使用。导德齐礼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宣传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