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杜绝言路”是指封锁或堵塞进言的道路,不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反映统治者对言论的严格控制和对进谏的排斥。其近义词包括闭目塞听、闭门不出、独断专行等,反义词则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等。该成语错误用法包括滥用权力、对内封闭和拒绝倾听等。在现代社会,应该鼓励开放言论,接受各种意见和建议。
杜绝言路的读音
拼音:dù jué yán lù
杜绝言路的含义
“杜绝言路”指封锁或堵塞进言的道路,不让人发表意见或建议。此成语常用来形容统治者或领导者对民众的意见、建议等采取封闭、排斥的态度,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批评和建议。
杜绝言路的典故
该成语出自《汉书·燕王刘旦传》。汉武帝时期,燕王刘旦因为多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下令不再接受他的上书,从而杜绝了言路。此外,在《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也有类似的典故。这些典故都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言论的严格控制和对进谏的排斥。
杜绝言路的近义词
- 闭目塞听:指不听不看,形容对外界事物毫不关心或不了解。
- 闭门不出:指不与人交往或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独断专行:指一个人独自决定并采取行动,不听取他人意见。
- 孤行己见:指不采纳他人意见,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杜绝言路的反义词
- 广开言路:指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排斥任何形式的批评和建议。
- 集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以获得更好的决策和效果。
- 虚怀若谷:形容心胸开阔,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杜绝言路的例句
- 在那个独裁的政权下,言路被彻底杜绝,人民的声音无法传达给统治者。
- 公司的领导应该广开言路,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杜绝言路。
- 有些领导者喜欢独断专行,对下属的意见置之不理,这实际上是在杜绝言路。
-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杜绝言路。
- 政府应该为民众提供一个可以表达意见的平台,而不是采取杜绝言路的方式。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杜绝言路。
- 有些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采取杜绝言路的方式,这最终会导致公司的衰败。
- 政治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不同的声音和意见,而不是采取杜绝言路的方式。
- 在一个健康的组织中,应该鼓励成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而不是采取杜绝言路的方式。
- 我们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因为害怕批评而采取杜绝言路的方式。
杜绝言路的错误用法
错误用法一:滥用权力
有些人在掌握了权力后,会滥用权力来杜绝言路,压制不同声音的出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违背了民主、开放、包容的原则。
错误用法二:对内封闭
在组织或团队内部,如果领导者采取杜绝言路的方式,不接受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会导致团队缺乏创新和活力。这种封闭式的沟通方式会阻碍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错误用法三:拒绝倾听
拒绝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是杜绝言路的典型表现之一。这种做法会导致决策失误和沟通障碍,影响组织或团队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和意见,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思路。
以上就是关于“杜绝言路”这个成语的介绍和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
言从计纳是什么意思
言从计纳的读音读音标注:yán cóng jì nà言从计纳的含义“言从计纳”指对于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能够听从并采纳。此成语强调了对于他人的建议和策略的尊重与重视,以及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接纳他人意见的智慧和胸怀。言从计纳的典故典故一: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听从了侯赢的计策,夺取了赵国的兵权,成功地解除了赵国之围。这个故事展现了言听计从的智慧和胆略。典故二:东汉末年,曹操在治理国家时,常常采纳部下的建议,如荀彧、郭嘉等人的计谋,使得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也体现了“言从计纳”的智慧和价值。言从计纳的近义词从善如流:形容听从好的意见或建议非常快。虚怀若谷:形容心胸开阔,能
纳谏如流是什么意思
纳谏如流是一个形容领导者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并明智采纳的词汇。其源自古代中国的唐太宗李世民,表示领导者能够如同流水般顺畅地接纳建议。纳谏如流包括近义词如从善如流、善纳良言等,反义词则有一意孤行、拒谏饰非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盲目接受错误建议或缺乏主见的情况。文章还提供了相关典故、例句等。
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
从善如流是一种形容人易于接受并实践他人良好建议的成语。其拼音是cóng shàn rú liú,源自《左传》和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对话。该成语意味着听从好的建议如同流水般自然流畅。典故中子皮听从善言的实践展现了从善如流的真谛。其近义词包括虚怀若谷、闻过则喜等,反义词则是固执己见、拒谏饰非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解其真正含义,即不仅要听从意见,更要迅速付诸实践。
马后炮是什么意思
马后炮的读音为mǎ hòu pào,意为事情发生或结束后再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行为,常带有讽刺意味。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滞后战术,逐渐演变成成语。近义词包括事后诸葛亮、事后之见等,反义词为先见之明、未卜先知等。马后炮的例句展示其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然而,马后炮的错误用法表现为滥用场合、无意义重复他人观点和忽视实际情况盲目跟风评论等。因此,在使用马后炮这一成语时,应注意其语境和含义,避免误解和错误使用。
言听计从是什么意思
言听计从的读音言听计从的读音为yán tīng jì cóng,其中“言”字发音为第二声,“听”字为第一声,“计”字为第四声,“从”字为第二声。言听计从的含义“言听计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别人说什么就听从什么,别人出什么主意就采纳什么。形容对某人十分顺从,完全听从其意见或命令。其中,“言”指言语,“听”指听从,“计”指计谋或主意,“从”指顺从。言听计从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最早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在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的谋士范增曾多次向项羽献计,但项羽往往不听从他的建议,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后来,在刘邦的谋士陈平的离间计下,范增被项羽怀疑并辞去职务。此后,项羽的决策更加任性,往往只听从身边亲
低心下意是什么意思
低心下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ī xīn xià yì,意味着心甘情愿地听从、顺从。这个成语强调内心深处的顺从和顺心,表示一个人完全地、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安排。低心下意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古代相关词语理解其含义。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心悦诚服、俯首帖耳、甘心情愿等。反义词包括刚愎自用、傲慢不逊、违心违意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和注意事项。
从谏如流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从谏如流”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描述了一个人或组织虚心接受他人建议或意见,并能迅速自然付诸实践的品质。文章还通过举例说明了从谏如流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真正的从谏如流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而不是盲目听从。
刚戾自用是什么意思
刚戾自用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性格刚强、执拗,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其拼音为gāng lì zì yòng。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常用来描述一些性格倔强的人物。刚戾自用的近义词包括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独断专行等。反义词有从善如流、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等。刚戾自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导致错误的决策和不良后果,因此应学会倾听他人意见,避免刚戾自用的错误用法。
自行其是是什么意思
自行其是的读音自行其是的读音为:zì xíng qí shì,其中“zì”为第四声,“xíng”为第二声,“qí”为第二声,“shì”为第四声。自行其是的含义“自行其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意愿去做事,不考虑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只顾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决定。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甚至有些固执己见,不听从他人的劝告或建议。自行其是的典故“自行其是”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有些人过于自信,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不考虑他人的意见,结果往往导致失败或不良后果。这个成语的典故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但它的含义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自行其是的近义词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计行言听是什么意思
计行言听是一个成语,拼音是jì xíng yán tīng。它指的是听从好的建议,实行好的措施,形容一个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并根据这些意见来制定和执行计划。这个成语强调了倾听和执行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和决策能力。计行言听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智慧和文化传统。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善听善纳、虚心纳谏等,反义词则有一意孤行、独断专行等。在正确使用计行言听的同时,需要注意避免一些错误用法,如不分场合使用、滥用褒义色彩、与其他负面词汇混用以及用于贬低他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