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得意忘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yì wàng xíng,表示人因过于高兴或满足而忘记了自身的形象或应有的态度。这个成语源于《列子·黄帝》中的故事,用来形容人因兴奋或得意而失去自我控制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忘乎所以、忘形之交、欣喜若狂、兴高采烈等,反义词则是垂头丧气、忧心忡忡、小心翼翼、泰然自若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得意忘形的读音
读音:dé yì wàng xíng
标注拼音:dé(第二声)- yì(第四声)- wàng(第四声)- xíng(第二声)
得意忘形的含义
“得意忘形”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过于高兴或满足而忘记了自身的形象或应有的态度。其中,“得意”表示心情愉悦、满足,而“忘形”则表示忘记了自身的形态或举止,即失去了应有的节制和分寸。
得意忘形的典故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列子·黄帝》中的故事。故事中描述了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遇到一位名叫石屋子的隐士,他能够与天地万物相通,达到忘形忘我的境界。孔子因此感叹说:“得道者忘形,失道者失形。”后来,“得意忘形”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人因过于高兴而失去了自我控制。
得意忘形的近义词
- 忘乎所以:指因过于兴奋或得意而忘记了一切,行为举止不受控制。
- 忘形之交:指彼此之间交情深厚,相互信任,忘记了外在的形式和规矩。
- 欣喜若狂:形容非常高兴、兴奋,以至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情绪热烈。
得意忘形的反义词
-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样子。
- 忧心忡忡:形容内心忧虑、不安的样子。
- 小心翼翼:形容言行举止十分谨慎、小心。
- 泰然自若:形容面对困难或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持镇定、从容不迫的态度。
得意忘形的例句
1. 他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得意忘形地跳了起来。
2. 他中了彩票后,得意忘形地到处向人炫耀。
3. 他刚刚得到老板的表扬,就立刻得意忘形地开始自吹自擂。
4. 他喝了几杯酒后,就变得得意忘形,开始胡言乱语。
5. 他因为一次小小的成功就变得得意忘形,完全忘记了失败的可能性。
6. 他总是得意忘形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让他在团队中失去了很多信任。
7. 他取得了小小的进步就大肆炫耀,完全得意忘形了。
8. 她第一次登上舞台就表现得如此出色,简直有些得意忘形了。
9. 他因为一次好成绩就变得得意忘形,甚至开始轻视他人。
10. 他中了大奖后完全得意忘形了,整天无所事事地享受生活。
得意忘形的错误用法
错误用法示例一:使用场合不当
- 错误句子:他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为优秀作品后得意忘形地笑了半天。这个场合下使用“得意忘形”显得过于夸张,不符合实际情况。
- 正确表达:他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为优秀作品后非常高兴地笑了半天。
错误用法示例二:滥用成语
- 错误句子:他每天都很得意忘形地生活着,好像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这种用法过于泛化,“得意忘形”并不适用于描述日常生活的状态。
- 正确表达:他偶尔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表现得有些得意忘形。
以上就是关于“得意忘形”这个成语的介绍和例句等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你可能感兴趣
忘乎所以是什么意思
忘乎所以的读音忘乎所以的拼音是:wàng hū suǒ yǐ。忘乎所以的含义忘乎所以,是一个成语,源自于古代汉语。该成语中的“忘”字意为忘记、遗失,“乎”字为介词,“所以”指代某种原因或依据。因此,忘乎所以的整体含义为:由于某种原因或依据而忘记了应有的节制或分寸,以至于达到忘却自我、放纵无度的状态。忘乎所以的典故忘乎所以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告子》一书中。其中描述了孟子与他的学生关于“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的对话。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人过于兴奋地喝醉了酒,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规矩,因此被用来形容某些人因为过于兴奋而忘记了自我控制,也就是“忘乎所以”。此外,还有其他
涕泗交下是什么意思
涕泗交下的读音读音:tì sì jiāo xià拼音:tì sì jiāo xià注音:tì ㄊㄧˋ(四声),sì ㄙˋ(四声),jiāo ㄐㄧㄠ(一声),xià ㄒㄧㄚ(四声)涕泗交下的含义“涕泗交下”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悲伤或激动时,眼泪和鼻涕一起流下的情景。具体来说,“涕”指的是眼泪,“泗”指的是鼻涕,“交下”则表示同时流下。整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感伤的情绪状态。涕泗交下的典故该成语出自《诗经·邶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求尔新特,蹇蹇在远,视尔不暇,我思难忘。俾昼作夜,涕泗交下。”其中描述了亲人离世后,其留下的悲痛和哀思使得作者悲痛欲绝,眼泪和鼻涕一起流下。后来,这个成语
涕泗横流是什么意思
涕泗横流的读音涕泗横流的读音为tì sì héng liú,其中“涕”和“泗”都是指眼泪和鼻涕,“横流”则表示泛滥流淌。涕泗横流的含义“涕泗横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悲伤或极度激动时,眼泪和鼻涕都流淌不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悲伤、痛苦、哀伤等情感状态。涕泗横流的典故“涕泗横流”的典故最早出自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涕泗横流。”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离乡远行,途中遭遇风雨交加,心情悲痛至极,眼泪和鼻涕都无法控制地流淌。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悲伤或激动时的情感状态。此外,这个成语还有其
乐而不荒是什么意思
“乐而不荒”是一个成语,拼音为lè ér bù huāng,表示在享受快乐时能够保持适度和理智,不过分放纵自己,也不会做出荒谬的行为。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态度的观察与总结。近义词包括适可而止、快乐有度、恰到好处等。反义词为纵情放肆、狂放不羁、沉溺其中。该成语在描述人们正确享受生活、保持理智与适度的态度时恰当使用。错误用法包括将其与消极、放纵的情境混用,以及用于形容缺乏活力的情境。
惊喜欲狂是什么意思
“惊喜欲狂”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遇到极度喜悦的事情时的心情状态。该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近义词包括欣喜若狂、喜出望外等,反义词为心事重重、垂头丧气等。该成语可以用于描绘收到好消息、见到久未见面的亲人、实现梦想等场合,但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使用可能不太得体。使用时需注意区分与其他近义词的微妙差别,避免误用。
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施效颦”的读音、含义、典故、历史来源、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比喻盲目模仿别人,结果反而显得更加笨拙或丑陋。文章详细解释了东施效颦的典故和含义,并列举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具体例句展示了东施效颦的使用场景。最后,强调了在使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油头粉面是什么意思
油头粉面的读音油头粉面的读音为yóu tóu fěn miàn。油头粉面的含义"油头粉面"这个成语指的是人的外表过于油滑、轻浮、妆扮得过分,通常用来形容男性的打扮过于修饰,给人一种轻浮、不实在的感觉。它强调的是外在的装饰和修饰,而缺乏内在的实质和真诚。油头粉面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社会对男性形象的某种特定审美观念或社会风尚。在古代,男性有时会使用油类物质来涂抹头发,使其看起来更加光亮整齐,同时也会使用粉类物质来涂抹面部,使皮肤看起来更加白皙。这种打扮方式如果过度,就可能被形容为“油头粉面”,给人一种轻浮、不实在的感觉。油头粉面的近义词油腔滑调:形容说话油滑,
欢忭鼓舞是什么意思
"欢忭鼓舞"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非常高兴、充满喜悦和激情的情绪状态。其含义是形容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非常高兴和振奋,充满活力和动力。该成语源于古代喜庆场合,如庆祝丰收、喜结良缘等。它的近义词包括"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喜气洋洋",反义词有"垂头丧气"、"愁眉苦脸"、"无精打采"。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场合、滥用词语和搭配不当等错误用法。
言多伤行是什么意思
言多伤行的读音读音:yán duō shāng xíng言多伤行的含义"言多伤行" 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过多,会伤害到自己的品行或者形象。它告诫人们说话应该适度,避免因为言辞过多而暴露出不当之处,影响自身的行为和形象。具体来说,该成语的"言多"指的是说话过多,"伤行"则是指因言辞不当而损害了品行或形象。言多伤行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可以从古代的文献和故事中推测其含义和来源。在古代,人们往往注重言行一致,认为说话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甚至可能因为言辞不当而损害自己的名誉和品行。因此,"言多伤行"这个成语被用来告诫人们要谨慎说话,避免因言辞不当而带来不良后果。
惊喜若狂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惊喜若狂”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遇到令人愉悦、出乎意料的事情时,心情极度兴奋、激动的心情状态。文章提供了多个典故解释该成语的起源,并列举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也给出了使用注意事项,提醒读者要根据语境和情调正确使用,避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