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奔走之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ēn zǒu zhī yǒu,指为共同目标积极奔走、努力争取的朋友。其源于古代,形容深厚的友谊和共同奋斗的关系。近义词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心好友等,反义词有背道而驰的朋友、互不相干的人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避免误用和混淆。该成语传递了为实现目标而不畏艰难、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的正能量精神。
奔走之友的读音
奔走之友的读音为 bēn zǒu zhī yǒu,其中“奔”是第一声,“走”是第三声,“之”是轻声,“友”是第三声。
奔走之友的含义
“奔走之友”指的是那些为了共同的目标或理想而积极奔走、努力争取的朋友。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辞辛劳,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这种友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和目标基础上的,是真正的朋友关系。
奔走之友的典故
“奔走之友”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会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这些人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奔走、奋斗、争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因此,“奔走之友”这个成语就成为了形容那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积极奔走的朋友。
典故中,有很多关于奔走之友的故事。比如《史记》中记载了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奔走,最终成为了朋友。又如《左传》中记载了鲁国大夫季扎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奔走于各国之间,他的朋友们也一直支持他、帮助他。这些典故都表现了奔走之友的积极、勇敢、坚韧的品质。
奔走之友的近义词
- 志同道合的朋友
- 知心好友
- 同行伙伴
- 共事同伴
- 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与自己有着共同目标和理想的朋友,与“奔走之友”含义相近。
奔走之友的反义词
- 背道而驰的朋友
- 势不两立的朋友
- 无缘无故的陌生人
- 互不相干的同伴
- 不合群的孤僻者
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与“奔走之友”相反的概念,即那些与自己没有共同目标和理想、甚至相互矛盾、互不相关的朋友或陌生人。
奔走之友的例句
- 他们是一群奔走之友,为了环保事业不断努力着。
-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找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奔走之友。
- 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和目标上的奔走之友关系。
- 为了推广中华文化,许多学者和艺术家成为了奔走之友,不断努力着。
- 他们的成功离不开那些一直支持他们、为他们奔走的之友。
- 他和张三一起为公司的业务拓展而努力着,是真正的奔走之友。
- 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着,成为了真正的奔走之友。
- 在这个项目中,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成为了真正的奔走之友。
- 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追求和理想上的奔走之友关系。
-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断地寻找志同道合的奔走之友。
错误用法
在用法上,“奔走之友”这个成语并没有明显的错误用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时应该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来使用,不要随意滥用或误用。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词语的区别,避免混淆或误解。例如,不能将“奔走之友”与“普通朋友”混淆使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金兰之友是什么意思
金兰之友是一个描述情投意合、情同手足的朋友关系的成语。它源于古代的友谊观念和故事,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如同兄弟一般。金兰之友的近义词有知交好友、莫逆之交、亲密无间、患难之交等。反义词包括泛泛之交、点头之交以及背信弃义。使用金兰之友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泛泛之交、用于不恰当的场合或滥用于非正式场合。这个成语是表达深厚友谊的美好词语。
狂朋恠友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狂朋恠友”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为放荡不羁、性格古怪的朋友,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尊重他人,同时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需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人物形象。
70年代成就读后感
《70年代成就读后感》阅读了关于70年代成就的书籍后,我深感震撼。这本书详细记录了70年代中国在各个领域的重大成就,反映了那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各个领域的人们为了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所付出的努力。书中不仅有科技创新的突破,还有人们的拼搏精神和坚韧毅力。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时代的激情和奋斗,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时代的成就离不开一代人的努力和拼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更
1848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1848共产党宣言读后感(第1篇)1848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初读《共产党宣言》之时,我的心情激动而自豪。这是一本凝聚着无产阶级力量的宣言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其文字简洁有力,每一句话都透露出对未来社会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期待。《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并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在书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和崇高理想。对于《共产党宣言》而言,它的观点是极其独特的。作者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质。特别是书中对无产阶级的描绘,以及他们为
酒肉朋友是什么意思
酒肉朋友指的是那些只在一起吃喝玩乐,没有真正友情和共同理想的人,关系建立在物质享受上。这一成语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用以形容彼此没有真正的情义和共同追求的朋友。近义词如狐朋狗友、酒徒肉朋等,反义词则包括知己挚友、患难之交等。错误用法应避免将酒肉朋友用于形容真正的友情或滥用该词语。
保卫延安 读后感 1500字
保卫延安 读后感 1500字(第1篇)《保卫延安》读后感《保卫延安》作为一部描述我党我军在延安的战斗历程的史诗性巨作,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整本书。它以壮阔的背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这本书的初印象,是它那波澜壮阔的史诗感。从延安保卫战的筹备到胜利结束,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壮举交织在一起,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特殊的时代。每一个战斗场面都让人热血沸腾,每一个英雄形象都让人肃然起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延安保卫战展开。在战争的背景下,展现了人民群众、我党我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如何坚持斗争、如何取得胜利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尤
读后感600字红星照耀中国
读后感600字红星照耀中国(第1篇)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经典作品,初读时我便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对于这样一个描绘历史革命事件的题目,我期望它能给我带来不同凡响的体验和认知。在我读过这本书后,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震撼。书中详细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事迹。这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些为了革命事业付出巨大牺牲的烈士们充满了敬意。《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讲述了作者在革命根据地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他们为了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的理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特
70年前的少先队回忆读后感
《70年前的少先队回忆》读后感阅读完《70年前的少先队回忆》,我深感被带回到一个纯真、充满理想与信仰的年代。这本书主要描述了70年前少先队员的生活与成长,让我深入了解了那个特殊时代的孩子们如何度过他们的童年。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少先队员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历,还有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团结。那种纯真的友情,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温暖和美好。另外,书中一位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和行为动机,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应有的风范,他/她的优秀品质和领导能力,赢得了队员们的尊重和信任。该书主题思想为纯真、友谊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那个年代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少先队员们始终保持对理想和生活的热爱。这种纯真
建党第00周观看读后感
建党第00周观看读后感(第1篇)建党第00周观看读后感拿到关于“建党第00周”的读物时,我首先被其标题所吸引。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力量,其成立背景和初创历程,无疑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初读时,我被书中详细的历史叙述和深入的人物描写所吸引。书中不仅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还生动地描绘了革命先驱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让我深感震撼。此书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一群有志之士为了救国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的努力。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真理,勇敢前行,最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书中对早期共产党员的描绘尤为生动。他们有的出身贫寒
1921电影读后感800字
1921电影读后感800字(第1篇)1921电影读后感我想简要介绍一下《1921》这部电影的基本信息。这是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的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故事。初看这部电影时,我被其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在初读时,我被电影中对于历史细节的还原所震撼。从上海的繁华到革命者的艰难奋斗,每一个情节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特别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无论是英勇的革命者还是普通的民众,都显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1921》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历程展开。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有志之士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牺牲一切。他们面对的是外部的压迫和内部的分歧,但最终他们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