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膏是一个汉字,其含义包括脂肪、油、糊状的东西等。它可以指中成药剂型之一,也可以形容肥沃的土地或润泽的状态。此外,膏还有在机械转动部位加润滑油、以化妆用的膏涂抹等动词用法。本文详细解析了膏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膏的拼音
膏的部首
月
膏的笔顺
丶,一,丨,𠃍,一,丶,㇇,丨,𠃍,一,丨,𠃌,一,一
点,横,竖,横折,横,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折钩,横,横
膏的含义
[ gāo ]
脂肪,油;肥肉:焚~继晷(guǐ)。
糊状的东西:牙~。药~。
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狗皮~。紫草~。
肥沃:~壤。
[ gào ]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车。
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笔。
膏的详细解析
[ gāo ]
脂肪,油;肥肉:焚~继晷(guǐ)。
糊状的东西:牙~。药~。
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狗皮~。紫草~。
肥沃:~壤。
[ gào ]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车。
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笔。
膏 [gāo]
〈名〉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同本义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又如:膏液(动植物体内或植物果实内的油脂);膏泽脂香(指油脂类的化妆品);膏髓(脂膏与骨髓);膏馥(膏脂的香味)
肥肉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孟子·告子上》
又如:膏鲜(指鱼肉一类食物);膏蟹(食用蟹的一种);膏肉(泛指脂肉)
特指油灯
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唐· 韩愈《答李翊书》
又如:膏明(灯火照明);膏映(谓灯光照射);膏晷(灯光与日影)
浓稠的糊状物。引申为药膏 。
如:软膏;牙膏;药膏;膏饧(饴糖)
指物之精华 。
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左传·成公十年》
又如:膏肓(指心灵深处。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隔膜为肓)
制成相当细长的而常常是圆柱形的化妆品 。
如:润肤膏;唇膏
〈形〉
肥沃
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膏田满野。——仲长统《昌言·理论》
又如:膏脉;膏土(肥沃的土壤);膏田(良田。肥沃的田);膏畴(肥沃的田地);膏壤(肥沃的土地)
甘美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礼记·礼运》
又如:膏露(甘露);膏泉(甘泉);膏乳(比喻甜美的果汁与山泉)
另见 gào
膏 [gào]
〈动〉
润泽,滋润 。
如:膏流(滋润);膏润(雨露滋润草木。亦借喻对人的恩惠);膏唇拭舌(润滑嘴唇,拭净舌头);膏泽(膏雨。滋润作物的雨水)
在轴、轴承或机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使润滑 。
如:膏沐(擦油洗头);膏车(在车轴上涂油,使之润滑)
以化妆用的膏涂抹 。
如:膏面(以膏涂面,谓修饰面容)
把毛笔蘸上墨,在砚台边上拖匀 。
如:膏墨
另见 gāo
你可能感兴趣
肥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肥”字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肥”字的含义。包括形容含脂肪多,与“瘦”相对;形容肥沃的土地或使土地肥沃的肥料;形容收入多、油水多或有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等。此外,“肥”字还可以作为形容词描述茁壮、粗大,或作为动词表示使土地肥沃、使发财等。同时,“肥”也是古国名和姓。
腴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腴”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该字的详细解析。该字具有多种含义,包括胖、丰满、肥沃、美好等。此外,文中还涉及该字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和解释。
肓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肓”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和详细解析。该字表示人体内心脏下膈膜上的部位,被认为是药力难以到达的部位。文章还引用了《说文》和《左传》等古籍中的相关注解,解释了该字的起源和用法。
劝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劝”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劝字含义丰富,可表示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也可表示勉励、姓等。文章详细解析了劝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并举例说明。
脂的拼音
本文详细介绍了脂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脂主要指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里面的油质,如脂肪、油脂等。此外,脂还可以指胭脂、润滑脂等。本文还提供了脂的出处和例句,如《说文》、《易·本命》、《礼记》等经典古籍中的记载,以及王维《西施咏》等文学作品中的用法。
伐怎么读
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汉字“伐”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包括砍伐、攻打、自夸等不同的含义,并探讨了其在古代战争、诗词中的用法,以及作为姓氏的用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伐”的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动词、名词的用法,如伐木、伐罪、伐功等。总的来说,本文全面阐述了汉字“伐”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获怎么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汉字“获”的含义及其详细的解析。“获”有多个意义,包括捉住、擒住,得到、获得,俘获等动词含义,以及收获、收成的名词含义。文章详细阐述了“获”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含义,并通过古文献的引用来进一步解释其背景和用法。同时,“获”也有作为奴仆的意思,在古代用作奴婢的称呼。最后,“获”还有关于收获和得到成果的引申意义。全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获”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诟怎么读
这篇文章详细解析了诟这个词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诟表示耻辱、怒骂或辱骂。文章还引用了古籍中的解释,如《说文》、《礼记·儒行》、《左传》等,详细阐述了诟的不同用法和含义,如诟耻、诟丑、诟怒等。
贾怎么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贾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贾字既可作姓氏,又可指商人,还可表示做买卖、招引灾祸等含义。文章详细阐述了贾字的多重含义及其历史背景,如古国名、鸟的名字以及官名等。
取的拼音
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取”的含义及其在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文章从“取”的基本定义出发,包括割取、获取、选取等动作,同时涉及到娶妻、博取功名等含义。文章还介绍了“取”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如表示范围、动态等。此外,“取”的字形演变和背后的文化意义也有所阐述。总之,本文全方位解读了“取”字的多种含义及用法。